资源简介 课题 轴对称图形(二) 学科 数学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2.在探究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中体会对应思想,在总结画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的变换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准备、学习单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 媒体或技术应用一、情境导入1.出示图片。师:观察这些图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学情预设】①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②他们都可以画上对称轴。师:那你能画出来对称轴吗?请学生上台比划对称轴的位置,呈现对称轴。【学情预设】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设计意图】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是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的内容,这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激活已有经验,并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知识。2.揭示课题。师:对,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板书课题:轴对称)二、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理解对应点。(1)出示以下图师:这幅松树图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有的回答是的,有的回答不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格子图可以更清楚的观察,并在格子图中说明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学情预设】两边的格子数不一样师:那可以把这个图变成轴对称图形吗?学生上台操作移动点,使图形变成轴对称图形。接着引导学生在学习单上画出图形的对称轴。认识对应点。 师: 老师在图形上标记一个点,记为A,A对折后会和哪个点重合? 学生上台找到对应点,并说明理由。 【学情预设】学生通过A点到对称轴的格子数,找到另外一边同样距离的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明:沿对称轴对折能完全重合的点,我们称它们是一组对应点。为了表示它们亲密的关系,通常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其中一个字母右上角加一小撇区分,在图中点A和点A′就是一组对应点。(3)找对应点。师: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对应点吗?能用字母表示吗?指名学生上台汇报。【学情预设】点A和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点B和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距离相等。点C和点C′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1小格,距离相等发现轴对称图形上两个对应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距离)是相等的。【设计意图】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活动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接受和认可,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操作中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老师也找到一个点,距离对称轴也是一个格子,这个点为什么不是点C的对称点呢?引导学生思考将这一组对称点连接起来,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学情预设】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对应点到对称轴“距离”的含义,适时板书。) 3.理解轴对称图形中有无数组对称点,只需要找到端点,然后找到与其对应的对称点便可得到图形的外轮廓。四、运用性质解决问题1.情境设置。师:这个图形你能想象出它完整的样子吗,你能帮助老师补全这个五角星吗 出示教科书P80例2主题图。2.操作尝试。师:要想顺利地画出另一半图形,你有什么办法 依据是什么?【学情预设】学生知道了用刚刚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的特点来画图。教师追问:怎样找对应点呢?是不是所有的对应点都要找 找哪些点的对应点来补全图形既快又准确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适时予以启发、引导。3.上台展示找到对应点且连线。【学情预设】预设1:画图时必须先找出端点的对应点。(真不错,通过前面的研究,你已经知道要找端点的对应点,那么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对应点的呢?)预设2:找决定图形大小和形状的关键点——每条线段的端点的对应点。(了不起,你一下子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预设3:在作图时,我们只有找全关键点的对应点,作出的图才准确。预设4:作图时,要先找到图上每条线段的端点,再借助对称轴,找到这些端点的对应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应点,从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4.梳理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师小结:利用对称轴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一“找”,找出图形上每条线段的端点;二“定”,根据对称轴确定每一个端点的对应点;三“连”,依次连接这些对应点。【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活动为依托,让学生充分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对话的课堂,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的可持续发展。巩固练习,加强运用在学习单上完成下图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下图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可能在哪?【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题目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可能在各个方向,补全轴对称图形首先是确定对称轴的位置。启发学生打开思维,全方位的思考问题。六、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轴对称图形有哪些新的认识?又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