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人体免疫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授课PPT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概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了解抗原和抗体的知识,并了解计划免疫的意义。 3.通过介绍牛痘的发明以及科学家在免疫科学方面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4.认同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积极预防传染病。 5.认同免疫系统对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难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你不小心划破了皮肤,伤口处会发炎,甚至变得又疼又肿,这是为什么 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新课讲解 一、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展示和人体免疫相关的视频、图片: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细菌、病毒无处不在,可是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却不容易生病。春天,有的人吸人花粉后,会过敏,发生鼻炎或哮喘,而多数人却安然无恙。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都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2.小结:完好无损的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3.投影:“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图。 (1)什么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与第一道防线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 (3)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 教师补充: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人体一般先调动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防御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经常与各种病原体接触,但并不经常生病,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4.提问:许多同学在小时候都患过水痘,以后就不再患水痘了,为什么呢 5.提问: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是在生病前产生的呢,还是在生病以后产生的? 6.投影、讲述: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组成的。病原体侵人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进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7.(1)提问:人体第三道防线有什么特点 (2)投影: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二、免疫规划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l.设置情境,引入新课:患过水痘的小孩不会再患水痘,那有什么办法让没有患过水痘的小孩也不会患水痘呢 2.介绍教材P32上面的表13-1,让学生了解“四苗”常规预防接种。 3.讲述:接种疫苗为什么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呢 原来,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在不生病的情况下,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4.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教材P33的“小资料”,了解人痘接种的相关知识。 5.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34的“课外读”,拓展有关艾滋病的信息,引导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关注个人健康。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第2节 人体免疫 一、人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2.非特异性免疫 3.特异性免疫 二、免疫规划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1.免疫规划的意义 2.常规预防接种种类教学反思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