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第2节 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授课PPT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严重危害并学习这些疾病的预防方法。 2.通过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让学生了解当代主要疾病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关注当代社会中的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3.帮助家人和自己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体验亲情与友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严重危害并学习这些疾病的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严重危害并学习这些疾病的预防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导入新课 播放现代主要疾病的视频,讲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仍是威胁当代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新课讲解 一、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1.老师讲解: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据最近资料表明,美国平均每人每日摄入的脂肪在100g以上,而且主要为动物脂肪,食物胆固醇为400~700mg.平均560 mg,粗粮的摄入很少,而精糖的消耗量却很高(100g以上)。此外,酒精和食盐的消耗量也很大。总热量摄入过多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是造成心血管病,这也是冠心病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2.提问:患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引导学生,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出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 4.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哪些习惯对患心血管疾病有影响,并引导学生 选择健康的生恬方式。 (1)饮食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少量饮酒),适当吃高蛋白质、高糖类的食品,喜欢吃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 (2)起居习惯:早睡早起,按时作息。 (3)日常生活安排: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同学相处比较随和,不易激动。 二、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l.资料:常见癌症及其预防。了解癌症的致病因素: 环境致癌因素;(如X射线、紫外线等)生物遗传因素。 2.介绍预防或延迟癌症发生的做法。 3.引导学生:从一些常见的癌症病资料中,提出预防或延迟癌症发生的建议。 4.提问:哪些癌症与饮食有关 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课后写一篇“饮食与癌症”的小论文。 三、糖尿病并不“甜蜜” 1.播放糖尿病相关的视频。介绍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总结下表: 3.布置学生课后阅读“课外读”部分内容,拓展相关知识。课堂小结 1.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类物质摄入过多,沉积在动脉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沉积物太多,堵塞血管,血液不能正常流通。如果供应心脏营养的冠状动脉硬化,就会使人得冠心病。当冠心病发作时,冠状动脉栓塞或发生痉挛,血液不能流通,心肌得不到氧气和营养,就会失去收缩功能,这就是心肌梗死。 2.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做法:多运动;合理饮食(控制糖分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检查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 3.预防或延迟癌症发生的做法:不吸烟,也要避免被动吸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避免过度接触阳光中的紫外线,少去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改善居室通风条件;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正确处理人生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调节情绪,自我放松,不生闷气,豁达乐观,积极向上;及时治疗各种癌前病变,定期接受检查,防微杜渐。 4.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板书设计 第2节 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一、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1.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 2.健康的生恬方式: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 二、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1.常见癌症 2.预防或延迟癌症发生的做法 三、糖尿病并不“甜蜜” 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2.糖尿病的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教学反思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