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1.生命观念:理解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异同,培养分析与归纳能力。3.探究实践: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掌握显微镜操作技能,学会科学观察与记录。4.态度责任:辩证看待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1.教学重点:(1)观察草履虫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特点。(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2.教学难点。(1)理解单细胞生物如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2)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摄食、运动等行为。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一滴水中的生物”。 一滴水虽小,却是万物之源,一滴水中容纳着一个复杂的世界,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生命的存在,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水中都有哪些你认识的生物吧。 组织学生交流,得出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导入新课。 观看动画视频“一滴水中的生物”, 说出认识的生物。(续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知探究 一、多种多样的单细胞生物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卡片,根据介绍与图片中的单细胞生物一一对应。 资料卡片1:具有趋光性,细胞质内有叶绿体,有光时可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时则可以通过体表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 资料卡片2:一种细菌,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周身具有鞭毛,能运动;经常作为饮水和食品的一种卫生检测指标。 资料卡片3:单细胞真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做馒头、面包时常用到。 资料卡片4:单细胞动物,生活在清水池塘或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中;有临时运动结构,也可以用来围住食物,完成摄食。 资料卡片5: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淡水中,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制造有机物。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这些单细胞生物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却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下面我们以草履虫为例,探究单细胞生物是如何生活的。 二、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及运动 自主阅读教材P47“实验·探究”,依据观察记录表完成实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实验期间,注意巡查指导) 1.为什么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取培养液? 2.在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有什么作用? 3.草履虫形状像什么?怎样区分草履虫的前端和后端? 4.草履虫遇到阻碍时,会怎么办? 5.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 6.草履虫是如何摄食的? 7.草履虫是如何繁殖的?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表达、相互评价、达成共识,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实验。 三、探究草履虫的趋性 阅读教材P47~48,以小组为单位在以下资料中选取一个合适的材料作为刺激源,参照教材方法,设计实验探究草履虫在不同刺激下的运动方向。 资料1:草履虫在电场中有向负极移动的趋性,当直流电通过草履虫的培养液时,草履虫经常前端向着负极游泳,最后大量集中于负极,表现为负趋性。 学生阅读资料卡片,根据介绍与图片中的单细胞生物一一对应。 阅读教材,了解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步骤,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观察表中,针对问题做出回答。 阅读教材P47~48,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资料,设计实验探究草履虫在不同刺激下的运动方向。(续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知探究 资料2:草履虫对水内许多化学因素表现出正的或负的趋性,以对酸碱度的趋性表现较明显。草履虫对乙酸为负趋性,对蔗糖则为正趋性。 资料3:草履虫大都聚集在试管底部光照弱的地方,说明草履虫有负趋光性。 资料4:草履虫对适当温度有正趋性,如24~28℃为草履虫的最佳正趋性温度;草履虫对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产生负趋性。 资料5:草履虫对盐溶液具有负趋性,对肉汁有正趋性。 四、探究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但是对于它为什么能独立生活,为什么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其实,草履虫内部还有很复杂而精致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并自主阅读教材P48~49,填写草履虫的资料卡片。 五、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草履虫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物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慢慢消化吸收。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 200个细菌,它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资料2:疟疾由疟原虫引起,并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包括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 资料3:赤潮,又称红潮,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可致死亡。 1.草履虫有什么作用? 2.疟疾是如何引起的?是如何传播的? 3.引起赤潮的原因是什么?赤潮有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交流,共同归纳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观看视频并自主阅读教材P48~49,填写草履虫的资料卡片。 学生阅读资料,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课堂小结 小组之间轮流交流收获。 教师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探索了单细胞生物的独特世界,了解了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和实验探究,进一步了解了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同时还认识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联系密切,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方面,又有有害的一方面。 总结本节课知识,绘制思维导图。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