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 藻类与植物的类群第一节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1.生命观念:(1)通过分析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强化生物进化的观念。(2)树立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科学思维: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类群的特征,提高观察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水平。3.探究实践:(1)观察海带、苔藓、肾蕨等,描述它们的形态结构。(2)观察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和孢子,了解它们的繁殖方式。4.态度责任:关注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养成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1.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基本特征。(2)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2.教学难点:(1)对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绿色植物的理解。(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开启今天的生物课学习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分享一段有趣的经历。前几天老师去郊外游玩,路过一个小池塘,发现原本清澈的水面泛起了一层淡淡的绿色,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些小小的绿色生物铺满了水面。老师还看到旁边潮湿的石壁上,长着一层毛茸茸的、矮矮小小的植物,像是给石壁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再往山林里走,又瞧见了一些高大的草本植物,它们的叶片大大的,背面还有一些褐色的小点点。老师当时就很好奇,这些不同的植物都是什么呢?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些地方?又有着怎样独特的生存奥秘呢? [可展示相应图片]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世界。接下来,老师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能不能从这些植物的形态、生活环境中,发现它们的特别之处。 [回答] 学生听老师叙述,并猜想相关植物。(续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知探究 1.藻类 探究一:清澈的池塘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猜想是水中的是哪种生物?(多媒体展示图片) 教师解释原因:水变绿是由于春天气温适宜,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在水中漂浮,使池水荡起绿波。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多种常见的藻类(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鹿角菜、水绵和衣藻),让学生了解常见藻类,思考下列问题: (1)这些藻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这些藻类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陆生高大植物相比,有根、茎、叶等器官吗? 师生共同总结:(1)藻类主要分布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淡水,有的生活在海洋。(2)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多媒体展示出教材P60图2-3,让学生阅读图中的信息,尝试总结藻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可尝试让学生举出更多的实例) 师生共同总结:藻类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鱼类饵料、释放氧气等。 2.苔藓植物 探究二:池塘旁边潮湿的石壁上,长着一层毛茸茸的、矮矮小小的植物,像是给石壁铺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这又是哪种植物呢? 多媒体展示多种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地钱等),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苔藓植物。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总结。 [分享与交流]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作答,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续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知探究 指导学生对苔藓进行观察: (1)用放大镜观察苔藓植物茎和叶的形态特点及假根的特点。 (2)测量苔藓植株的高度。 思考: (1)与藻类相比,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藻类有哪些主要的区别?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吗? (3)苔藓植物与人类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 师生共同总结苔藓植物的特点: 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大气污染的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苔藓植物为什么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 探究三:往山林里走,又瞧见了一些高大的草本植物,它们的叶片大大的,背面还有一些褐色的小点点。这是哪种植物呢? 多媒体展示常见的几种蕨类植物,让学生认识这些蕨类植物,了解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观察当地常见的几种蕨类植物: (1)观察蕨类植物的形态和颜色,测量并记录植株的高度。 (2)用放大镜观察蕨类植物叶的形态结构,仔细观察叶背面的隆起。 思考: (1)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两类植物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形态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总结: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同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也是不结种子的植物。它们依靠孢子繁殖。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本P63内容,思考:蕨类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煤是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结果。 [思考与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作答,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做出猜想。 [分享与交流]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续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堂小结 藻类 藻类大多水中栖,细胞简单无根茎。 光合放氧供大气,食用药用作用奇。 苔藓植物 苔藓阴湿陆地生,茎细叶薄假根行。 监测空气是能手,保持水土也有名。 蕨类植物 蕨类喜在阴湿处,根茎叶全有输导。 食用药用价值高,煤炭形成立功劳。 共同特点 三类生物都低等,生殖还得靠孢子。 适应环境各有招,生物世界添奇景。 [小结合作]总结本节课知识,绘制思维导图。第一节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