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除法(1)(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3除法(1)(教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1~6的表内除法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除 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7页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通过分竹笋等具体操作活动和观察思考,经历从平均分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简洁性,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过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大熊猫爱吃什么?
预设:竹子。
【课件出示】
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竹笋?
预设:12个。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3】
1.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读一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2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问能放几盘。
师:这个问题你有办法解决吗?在学习卡片上圈一圈,算一算,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试着列算式解决,并与同伴交流。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预设1:每4个一圈,这样就圈了3次,也就说明能放3盘。
预设2:我列了一个连减的算式,12-4-4-4=0,一共减了3个4,所以能放3盘。
师:无论是圈一圈,还是列减法算式,我们都可以得出“12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3盘。”
2.引出除法算式,理解除法含义。
师:刚才这位同学列的是连减算式,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减数相同,都是4。
师:那你能用一个简单的算式表示吗?
学生思考,然后举手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结束后介绍:可以用除法表示:12÷4=3,“÷”是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师:结合图示和减法算式说一说,算式里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然后举手发言:12表示有12个竹笋,4表示每盘放4个,3表示放了3盘。
师:减法算式中没有“3”,除法算式中的“3”从哪儿来的?
预设:除法算式中的“3”表示12里面有3个4。
师:除号表示什么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40页“你知道吗”的内容,然后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自行阅读,明确:“÷”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 法(1)
【教学反思】
利用大熊猫吃竹笋的情境导入,生动有趣且贴近学生认知,成功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问题出示后,学生基本上都能利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在给予了他们充分的时间交流后,我以减法算式和得出的结论为切入点,提醒学生是否还有更简单的算式来表示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引出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结合图示和减法算式思考12、4、3的含义,这样层层递进,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