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3: 测量长度(一) 计算专项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测量同一物体(如课桌 )时,若用不同物品(数学书、铅笔等 )作测量标准,结果不同。为方便交流,需统一长度单位,常用 “厘米”“米” 。二、厘米(cm)(一)定义与表示“厘米” 是统一长度单位,用字母 “cm” 表示,1 厘米写作 1cm,读作 1 厘米 。(二)长度感知直尺上相邻数字间距离为 1 厘米;生活中图钉帽宽、田字格宽等大约 1cm 。(三)测量方法将直尺 0 刻度对准物体一端,另一端对应刻度为物体长度。直尺断裂时,可用其他刻度作起点,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得长度 。三、米(m)(一)定义与表示“米” 是国际统一长度单位,量较长物体或距离常用,用字母 “m” 表示,1 米写作 1m,读作 1 米 。(二)长度感知两臂伸直约 1 米;生活中双人课桌长、窗户宽等接近 1 米 。(三)米与厘米的关系1 米 = 100 厘米,即 1m = 100cm 。四、测量工具的选择测较短物体用直尺(有厘米刻度 );测较长物体(黑板边长、教室门高 )等,常用卷尺或米尺 。五、测量活动与估计测量前可先估计物体长度,再实际测量,提升估计能力。还可利用身体 “尺子”(脚长、手指宽、两臂伸开长度等 ),在无需精确度量时估量 。题型1: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整厘米数)题型特征:已知直尺测量物体的图,物体一端对齐直尺 0 刻度,另一端对应整厘米刻度,需读出物体长度;或根据测量方法,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起点非 0 时)计算长度。典型例题:下面纸条的长度是 厘米.解题思路:找到纸条的两端所对准的刻度,然后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解题过程:起点刻度是2厘米,终点刻度是11厘米,纸条的长度是11-2=9(厘米)跟踪训练:①量一量。纸的长度是( )厘米。曲别针长( )厘米。②看一看,下列物体长多少厘米。衣架长( )厘米。纸条长( )厘米。③量一量,填一填。铅笔长( )厘米螺丝钉长( )厘米树叶长( )厘米④如图:铅笔有( )厘米,小刀有( )厘米。⑤直尺上刻度“0”到“5”是( )厘米。从“4” 刻度到“9”刻度是( )厘米,从刻度“6”到“11”是( )厘米。⑥动手量一量。题型2:长度的简单运算题型特征:已知不同物体长度(以厘米或米为单位 ),进行加、减运算,或结合实际情境(如重叠、拼接 )计算总长度、剩余长度等。典型例题:一根彩带长 1 米,用去 40 厘米,还剩多少厘米?解题思路:先统一单位,再用总长度减用去的长度。解题过程:1 米 = 100 厘米,100 - 40 = 60(厘米)。答:还剩 60 厘米。跟踪训练:① 1米-20厘米= 厘米 86米-40米= 米②95厘米+5厘米=( )米 1米-10厘米=( )厘米38厘米+12厘米=( )厘米 1米-60厘米=( )厘米2米-144厘米=( )厘米 1米36厘米-104厘米=( )厘米136厘米+164厘米=( )米 4米-2米60厘米=( )米( )厘米③根据图意填空。(1)全长( )厘米,也就是( )米。(2)已经爬了( )厘米,再爬( )厘米可到终点。④妈妈买了1米布,给小兰做裙子用去3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布?⑤龙虾游了200厘米。小鱼游了3米,小鱼比龙虾多游了多少米?⑥把两根长都是9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长的铁条,焊接头(如图)是3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题型3:根据 “身体尺” 估量题型特征:利用身体尺(如 1 拃长约 15 厘米等 )估量物体长度,再结合厘米与米的换算(1 米 = 100 厘米 ),进行简单计算或判断。典型例题:小明一拃长约 12 厘米,他量自己的书桌长,量了 8 拃,书桌长大约多少厘米?解题思路:用一拃的长度乘拃数得到书桌厘米数。解题过程:12×8 = 96(厘米)答:书桌长大约 96 厘米, 跟踪训练:①先估计,再量一量。估计 量一量你的中指长 大约( )厘米 大约( )厘米文具盒的长 大约( )厘米 大约( )厘米数学书封面长边 大约( )厘米 大约( )厘米②约长( )cm③量一量,填一填。大约长( )厘米 大约长( )厘米 大约长( )厘米④小明走了4步,大概走了几米?题型1: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整厘米数)跟踪训练:①3 3②7 8③7 5 3④6 4⑤5 5 5⑥题型2:长度的简单运算跟踪训练:①80 46②1;9050;4056;323;1 40③(1) 100 1(2) 80 20④1米=100厘米100-30=70厘米答:还剩70厘米布。⑤200厘米=2米3-2=1(米)答:小鱼比龙虾多游了1米。⑥9+9-3=15(厘米)答:焊接后的铁条长15厘米。题型3:根据 “身体尺” 估量跟踪训练:① 6 7 16 17 20 21②60③10 50 100④50+50+50+50=200(厘米)200厘米=2米答:大概走了2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