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课题 质数和合数教学背景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质数、合数的定义,如何根据因数个数进行分类,以及通过 “筛法” 寻找一定范围内的质数。学生还将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制作 100 以内的质数表。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探究意识。教学目标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通过观察 1~100 自然数的因数特征,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从数学角度区分它们。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归纳和抽象的能力,能够根据因数的个数对自然数进行分类。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能够用数学语言准确描述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重难点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本质区别,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关键方法,特别是通过因数的个数进行准确分类。 (2)在真实情境中应用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 100 以内的质数表,并理解 “筛法” 的原理和步骤。 (3)辨析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关系,避免常见误区,如 “质数都是奇数” 的错误认知,强化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方式与策略 讲授法、实验法、分类讨论法、发现学习法教学活动设计 一、以旧引新,初步感知 (1)学生独立找 1~20 各数的因数。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怎么找一个数的因数吗?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练习一下。请你们找出 1 到 20 这 20 个数的所有因数。 (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并找出 1~20 中的因数) (2)汇报交流,初步感知。 师:大家都找出来了吗?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因数? (生汇报,教师用课件展示 1~20 各数的因数)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数的因数个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每个数的因数个数不一样,并不是数越大因数越多,比如 12 的因数就有 6 个,而 13 只有一个因数)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确实,整数的因数个数并不是都相同的。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我们可以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质数和合数) 二、建立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1)分类活动。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因数的个数,试着将 1 到 20 这 20 个数进行分类。 (学生尝试分类,有的分成两类,即多于两个因数的数为一类,其余为一类;或者 1 只有 1 个因数,为一类,其余的为一类;有的分成三类,即 1 为一类,两个因数的为一类,多于两个因数的为一类) 师:同学们的分法都很有道理。我们来看看数学家是怎么分类的。 (课件出示分类结果:1 为一类,质数为一类,合数为一类) (2)揭示概念。 ①感性认知。 师:按照这三个标准分类,是不是所有的整数都能找到自己的类别?举例看看。 (生试举 21、22、23、24 的例子,分析它们各自的因数) ②归纳概念。 师:像 2、3、23 这样的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板书) 师:像 4、6、8、9 这样的数,除了 1 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③理解概念。 师:仔细读一读这两个概念,想一想,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看什么? (生:关键看因数的个数) 师:在什么情况下,一个数一定是质数? (生:只有两个因数。师追问:“什么叫只有?哪两个因数?” 引导学生说出 “1 和它本身”) 师:什么样的数才是合数? (生: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教师追问:“合数至少有几个因数?3 个因数中可以肯定的有几个?是哪几个?” 引导学生说出 “1 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的因数”) ④揭示分类结果。 师:1 有几个因数? (生:1 只有 1 个因数,即它本身) 师:非零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几类? (生表述,教师板书:非零自然数分为质数、合数和 1,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应用内化。 ①师:说一说,20 以内有哪些质数? (结合前面的认识学生说,教师板书:20 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②师:25 是质数还是合数?36 呢? (生判断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判断的,引导学生运用质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如 25 有因数 1、5、25,所以它是合数;36 有因数 1、2、3、4、6、9、12、18、36,也是合数) 三、自主选择方法,制作 100 以内的质数表 (1)师:我们现在知道了质数、合数,接下来来找一找 100 以内有哪些质数。 (课件出示教科书 P14 例 1) (2)明确活动任务。 师:做质数表是什么意思? (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一个不漏地找出 100 以内的质数) (3)交流讨论找质数的方法。 师:面对这么多的数,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找呢?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 (预设 1:一个数一个数判断,看每个数有几个因数。预设 2:先把合数和 1 去掉,剩下的就是质数。师追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合数,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引导学生根据 2、3、5 的倍数特征先判断它们的倍数是不是合数) (4)学生自主找 100 以内的质数。 (学生开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筛法,如埃拉托斯特尼筛法,划去 2、3、5 的倍数,剩下的即是质数) (5)展示交流、课件同步呈现找的过程。 ①交流找质数的方法。 师:大家都找到了吗?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方法? (生:划去 2、3、5 的倍数,剩下的数都是质数吗?生:还需要再检查其他数的倍数。师生共同探讨确定继续看 7 的倍数) ②回顾整理,归纳方法。 师:让我们回顾一下刚刚找 100 以内质数的方法。总结一下,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该怎么做? (师生共同探讨,得出方法:第一步,看是不是 2、3、5 的倍数;第二步,由小到大分别用其他质数去除这个数,看商是否是整数;第三步,找到两个相同数,它们的积略大于或等于这个数,直到试除的质数是小于这两个相同数的最大质数为止) ③举例应用,理解方法。 师:判断 89 是不是质数,怎么判断? (生:用 2、3、5 的倍数特征判断,89 不是 2、3、5 的倍数,用 7 试除,有余数,而9×9=81非常接近 89,7 是 9 以内最大的质数。所以 89 是质数) 四、实践应用,反馈评价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怎么判断质数和合数,下面大家来完成几道练习题。 ①课件出示教科书 P16 “练习四” 第 1 题。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解答,教师总结答案:如 9 是奇数,是合数;2 是偶数,但它是质数。强调 2 是唯一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也是最小的质数;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3=5,5 是奇数) ②课件出示教科书 P16 “练习四” 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课件展示正确答案) ③课件出示教科书 P16 “练习四” 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课件展示正确答案。引导学生选择有利条件入手解答,如 “和是 10,积是 21 的两个质数”,只有 3 和 7 符合条件)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生:学习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了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 100 以内的质数) 师:很好!希望大家在课后也能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课后作业 (1)请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判断以下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说明理由。2, 9, 15, 23, 39。 (2)设计一个长方形,其长和宽都是质数,且周长为 50 厘米。求出所有可能的长方形面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