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的乘法口诀课程:小学数学教材: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章节:5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知识内涵地位和作用:“5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中的重要起始内容,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里,它处于表内乘法的开端,为后续学习其他乘法口诀奠定基础,构建起乘法运算与实际应用间的桥梁,是学生运算能力提升的关键一步。内容呈现:教材先以5个装有5只小熊玩偶的橙色盒子创设情境,直观展现与5相关的数量关系。接着通过呈现五组含不同数量蓝色圆点框的图片,对应1×5到5×5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意义,并以填空形式引出5的乘法口诀。这种从直观情境到数学算式、口诀的过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编排特点、意图及逻辑线索:教材编排由具体到抽象,从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借助图形直观理解乘法意义,再自然过渡到乘法口诀编写。意图在于让学生经历口诀编制过程,理解其来源与意义,形成知识体系。逻辑线索清晰,从情境感知到乘法运算再到口诀总结,层层递进。素养内涵运算能力:学生通过计算到的乘法算式,掌握乘法运算方法,提高运算准确性与速度,强化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在编制5的乘法口诀过程中,从的口诀“一五得五”,通过推理得出及后续口诀,感受口诀间的规律与联系,培养推理意识。模型意识:5的乘法口诀作为一种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诸多与5的倍数相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模型意识。教学目标经历观察和数形结合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掌握5的乘法运算规律,能正确计算有关5的乘法算式。通过探索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发展数感和推理能力,提升发现和运用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增强数学表达和归纳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的乘法计算。2.教学难点探究并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和意义。课堂导入游戏导入法:教师活动:我们来玩“数青蛙”游戏!老师拍手表示青蛙跳,每跳一次算1只青蛙,1只青蛙有5个本领(翻跟头、游泳、跳跃、唱歌、潜水),每次拍手后请你们快速算出总共的本领数。学生活动:跟随拍手节奏,依次计算:1只青蛙5个本领,2只10个……5只25个。教师提问:每次增加的本领数是多少?有什么规律?过渡语:像这样每次加5,有没有更快的办法算出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设计意图:通过节奏明快的游戏激活学生对“几个5相加”的已有经验,感受规律性,制造计算需求,激发探究乘法口诀的欲望。】探究新知学习任务一 观察小熊玩偶与蓝色圆点,理解乘法意义并填写加法算式活动1:观察小熊玩偶,理解连续加5的过程教师活动: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呈现5个橙色盒子,每个盒子内有5只小熊玩偶),我们要根据这些小熊玩偶来完成一个有趣的数学任务哦。大家看,第一个盒子里有5只小熊玩偶,那现在老师想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添加小熊玩偶,每次添加5只,那接下来的几个空应该怎么填呢?(指着这个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活动:生1:第一个空应该填10,因为5加5等于10呀。生2:那第二个空就是15啦,10再加5就是15呢。生3:第三个空是20,15加5等于20。生4:最后一个空是25,20加5等于25。教师归纳:非常棒,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小熊玩偶的数量,准确地算出了每次加5后的结果,那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组图片哦。活动2:观察蓝色圆点,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教师活动:(展示五组横向排列的白色长方形框,每个框内有5个蓝色圆点的图片)现在请大家观察这组图片,看看能不能根据前面观察小熊玩偶的经验,来理解这里面蕴含的数学知识呀。这里每一组的蓝色圆点数量都不一样哦,第一组有1个框也就是5个蓝色圆点,那第二组呢,有2个框,相当于几个5相加呀?(引导学生思考并逐步说出每一组对应的加法算式)学生活动:生1:第二组有2个框,就是2个5相加,那就是5 + 5 = 10呀。生2:第三组有3个框,就是3个5相加,是5 + 5 + 5 = 15呢。生3:第四组有4个框,就是4个5相加,5 + 5 + 5 + 5 = 20。生4:第五组有5个框,就是5个5相加,5 + 5 + 5 + 5 + 5 = 25。【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小熊玩偶和蓝色圆点的图片,将抽象的加法运算与直观的实物及图形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连续加5的过程,初步建立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运算的概念,为后续学习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突破乘法意义理解这一重难点,体现直观教学的理念,指向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学习任务二 推导并填写5的乘法口诀活动3:根据乘法算式推导乘法口诀(一五得五至三五十五)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前面那些加法算式对应的结果,现在我们要把它们变成乘法算式哦。(写出和)大家看,1个5就是5,那乘法算式我们可以写成这样,那根据这个乘法算式,我们可以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叫“一五得五”,这里“一五”表示1个5,“得五”就是结果是5哦。那下面这个和,谁能仿照前面的样子编出乘法口诀呀?(引导学生推导并说出乘法口诀)学生活动:生1:2个5是10,乘法口诀就是“二五一十”。生2:那,,乘法口诀就是“三五十五”。教师归纳:非常好,同学们都很聪明,已经能根据乘法算式准确地编出乘法口诀啦,那我们接着往下看哦。活动4:继续推导并填写完整5的乘法口诀教师活动:(写出和以及)现在请大家根据前面的方法,自己试着推导一下这几句乘法口诀哦,想一想,4个5是多少呀,5个5又是多少呢,对应的乘法口诀应该怎么说呢?(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并填写乘法口诀)学生活动:生1:4个5是20,所以,,乘法口诀是“四五二十”。生2:5个5是25,,乘法口诀就是“五五二十五”。【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乘法算式推导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加深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向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课堂练习1.对口诀 男孩:三五…… 女孩:十五。2. 口诀:_______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先通过数5个一组的物品数量,用连加得到5个5的结果。接着根据乘法算式到,得出对应的口诀,像一五得五、二五一十等。同学们要记住5的乘法口诀,这样能更快算出乘法算式的答案。课后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算一算生活中5个一组物品的总数。课后任务基础性作业:把口诀补充完整。,口诀:三五( ),口诀:四五( )答案: ,口诀:三五(十五); ,口诀:四五(二十)。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口诀,加深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理解,强化基础知识。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二五一十:______ 、______五五二十五:______答案:二五一十: 、;五五二十五: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巩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拓展性作业:小明一天吃5个苹果,4天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请用乘法口诀计算并写出算式。答案:(个),用到的口诀是四五二十。设计意图:将5的乘法口诀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小丽有5串珠子,每串有5颗,她一共有多少颗珠子?如果她送给小红1串,还剩多少颗珠子?答案:一共有珠子:(颗);送给小红1串后,还剩(颗)。设计意图:本题通过两步计算,进一步拓展学生对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以直观图片资源为核心,通过五个盒子各含五只小熊的排列引导 的加法序列思考,辅以阶梯状圆点展示从 到 的乘法口诀填表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关系和乘法本质。整体来看,本课程完成较好,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并掌握基本口诀,成功之处在于可视化教学有效激发兴趣并促进记忆内化;不足之处在于部分学生对 等抽象公式应用尚显生疏,对乘法与加法的衔接理解不足,今后需强化情境迁移练习以提升数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