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天的时间(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综合实践
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24时记时法的含义,能正确转换12时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并能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表。
2.通过观察钟面、时间轴、生活情境图,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掌握分段计算时间的方法。
3.培养学生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的意识,增强自主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24时记时法的应用,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段计算时间(如跨上午、下午的时间段)。
【教学准备】
钟表模型、时间轴直线图。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视频片段: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10秒,定格在钟面12:00。
2.提问:晚会20时开始是什么意思?钟面上最大的数是12,怎么会有20时?新的一天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天的时间》,探索时间的秘密!
二、探究新知
第一环节:一天时间的表示。
1.问题探究。
师:你怎样理解一天的时间?先想一想,再用自己的方式表示。
生1:我觉得一天是从晚上开始,再到晚上结束。
生2:从第一天晚上12:00开始,到第二天晚上12:00结束。(展示相应课时三个钟面12:00的图片)
生3:一天中,钟面上的时针转动了2圈。
让学生观察钟面剪开成直线的图片。一天有多少小时?钟表上时间怎样变成24时记时法?
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1:时针指向8,可能表示上午8时,也可能表示晚上8时。
生2:今天的0时就是昨天的24时,今天的24时就是明天的0时。
生3:20时就是晚上8时。
师总结: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经常采用0时到24时的记时法,这种记时方法叫作24时记时法。一天从0时开始,时针在转第一圈时是从0时到中午12时。时针在转第二圈时,从中午12时开始到晚上12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
2.实践活动。
(1)展示:根据图意,在钟面上画出相应的时间。
指导学生画分针和时针,时针画短粗,分针画细长。
10:00:时针指向数字10,分针指向数字12。
17:30:时针应该是转第二圈。17时30分-12时=5时30分,就是晚上5:30,时针指向5和6中间,分针指向6。(学生自己在教材上画上其余的时针和分针)
(2)找一找。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
生:车站、电视节目表、学校作息时间表等。
第二环节:经过多长时间。
展示:社区超市、银行工作日和周末的营业时间、图书馆开放时间、博物馆开放时间。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博物馆开放时间。我们如何计算出博物馆周二至周五,周六、周日的开放时间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1:我们可以直接在钟面上拨一拨,数一数。周二至周五开放时间为9时到17时,从9时到17时,时针经过了8个大格是8时(学生一边拨时针,一边说),周六、周日开放时间为9时到18时30分,时针经过了9时30分。
(师再次用钟表模型演示)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可以先分段计算,再相加。
周二至周五:
3+5=8(时)
(师用演示一遍)
生3:周六、周日也可以先分段计算,再相加。
3小时加6小时30分是9小时30分。(教师演示)
师:还可以先在直线上标出时间,再计算。
出示直线图,再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17-9=8(时)
18时30分-9时=9时30分
师:试着计算其余场所一天的营业时间或开放时间(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再展示其中一组)
社区超市:
周一至周五:20-9=11(时)
周六、周日:22-9=13(时)
银行:
周一至周五:17时-8时30分=8时30分
周六:16时-9时30分=6时30分
图书馆:17时30分-8时=9时30分
制定游览时间表。
展示小青收集的有关自助旅游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仔细阅读,再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合理的游览时间表。
时间
出发 9:00
坐车 9:00—9:50
坐船游览紫云湖 10:00—12:00
中午休息和用餐 12:00—13:00
游览紫云阁 13:00—14:30
游览牡丹园 14:30—15:10
坐车返回 15:10—16:00
  第三环节: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1.观察小敏星期六的主要活动连环画,讨论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上午9:10—上午10:00 听《地球上的动物》讲座
上午10:30—下午3:00 一家人看望爷爷奶奶
下午3:30—下午4:15 游泳
师:小敏的一天安排很充实。
2.实践任务:制定“我的双休日计划”,用连环画记录活动时间。
第四环节:记时知识知多少。
1.提问拓展:我国古人是怎样记时的?“午时”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北京和纽约、东京、莫斯科、伦敦时间不同?
2.课后任务:查阅资料制作《记时小报》,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日晷、漏刻)。
三、巩固练习
1.用24时记时法标注钟面上的时间。
2.填写教材中的表格:自己家里每人晚上的睡觉时间和早上的起床时间,算出每人每天大约各睡几小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睡觉时间给出合理建议。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也会计算经过的时间,知道了时间要合理规划,不能浪费,做时间的主人。
五、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课时的练习。
一天的时间
1.24时记时法:0时~24时。
2.经过时间计算:
分段法:上午+下午。
直线法: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3.时间管理:合理规划、珍惜每一分钟。
 本节综合实践课,用新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提出疑问,引出24时记时法。学生再通过动手操作展开钟面,直观理解24时记时法。教学中,利用生活化问题(如博物馆开放时间)增强了学生应用意识。但对时间计算较慢的学生,需加强钟面拨动练习,还应增加跨天时间计算的拓展(如火车时刻表)。本节课,通过连环画贯穿课堂,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生活场景,让数学学习充满趣味与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