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5.3.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4.1.5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第5课时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单位 XX中学 执教者 XXX解读课标 在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本节课是课程内容四《植物的生活》中的大概念4《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里的重要概念《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当中的次位概念《4.1.5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描述花的基本结构,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这旨在让学生理解植物生殖过程,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解读学生 1.学生已掌握花的结构知识,但对花如何形成果实和种子这一动态过程认知有限。2.初中生形象思维较强,对直观现象感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对复杂的生理过程理解有难度。3.传粉和受精过程微观且抽象,学生可能难以想象和理解。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时选自北师大最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3节《生殖器官的生长》。本课时是植物生殖发育知识的延续,承上启下,为后续学习植物生命周期等奠定基础。教材围绕果实和种子形成展开,先介绍传粉方式,再阐述受精过程,最后说明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理解花结构与生殖功能相适应,知晓植物生殖中结构协同,形成生命系统整体认知。2.科学思维借观察模型动画,用分析等方法探究生殖过程,提升逻辑与表达,明晰变化规律。3.科学探究以植物生殖为对象,经自主与小组合作,学会提问、假设、计划,提高信息处理能力。4.社会责任感植物生殖奇妙,激探索兴趣,知其生态与人类价值,增保护意识与生态责任感。教学重点 1.传粉和受精的过程。2.花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教学难点 受精过程及受精后各部分的变化。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问题引导法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观察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动画,模型展示花的结构及受精后变化。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 【展示美丽的果实和种子图片】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花的基本结构,大家还记得花的最主要部分是什么结构吗? 生: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通过复习旧知并用图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导入课题。师:是的,那么植物开花后,雄蕊和雌蕊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能够结出这些美丽的果实和种子呢?(展示美丽的果实和种子图片) 学生看,听任务驱动 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一】探究传粉的方式 师:一棵绿色开花植物开花后雄蕊花药里的花粉会以一定的方式散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就是传粉,那么不同的花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进行传粉呢?请同学们观看这两个短视频(关于虫媒花和风媒花传粉的视频),并说出视频中的花是如何传粉的? 生:颜色鲜艳、有特殊气味的花,吸引昆虫,靠昆虫来传粉;而玉米这些花多,轻,是靠风来传粉。 通过视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传粉方式。师:是的,一般有艳丽花瓣、芬芳的花香、甜美的花蜜的花能吸引昆虫或其它一些小动物来帮助传粉。这些花是虫媒花。而玉米花的花小,多又轻靠风力来完成,这样的花是风媒花。 学生听,识别虫媒花和风媒花。 从以上视频帮学生理解虫媒花和风媒花。师:虫媒花和风媒花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将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这种传粉方式叫异花传粉,而有些花的传粉是在规范化绽开前后,成熟的花粉散落在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这叫自花传粉,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豌豆花的传粉方式》《小麦的传粉方式》、《水稻的传粉方式》,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分组完成教材P130的交流活动。 学生观看,分组交流,回答 生1:不同:豌豆在开花前进行自花传粉:桃花在开花后进行异花传粉。 生2:相同,都是异花传粉;油菜、向日葵、洋槐是虫媒 花,靠昆虫为媒介进行异花传粉,其花朵具有芳香的气味 或甘甜的花蜜,花朵颜色鲜艳。柳树为风媒花,借助风力 传粉,花粉多而轻,容易被风吹散,柱头有黏液,容易接 受花粉。 生3:玉米的花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借助风力进行异花传粉;小麦和水稻的花为两性花,在开花前就完成了传粉,为自花传粉。 通过视频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学习概括传粉方式任务驱动 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二】探究受精过程 师:不同的花通过一定的方式传粉之后,雌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来观看《受精过程》动画尝试了解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观看视频时,请对以下问题作记录,并尝试回答。(展示问题:1.每粒花粉粒有多少个精子?2.子房里的胚珠的结构包括哪些?3.精子如何到达胚珠?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1:每粒花粉粒有2个精子。 生2:胚珠包含外面的珠被、中央的两个极核细胞和靠近珠孔的卵细胞。 生3:每粒花粉粒有两个精子,当花粉粒落到雌蕊柱头上,雌蕊分泌的黏液刺激花粉粒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带着两个精子经过花柱,进入子房的胚珠。 通过视频创设学习受精过程师:非常好,那么当两个精子进入胚珠后,如何进行受精呢?请同学们观看《双受精》视频,并尝试描述受精过程。 生:两个精子随花粉管进入胚珠后,花粉管末端破裂,一个精子先遇到珠孔处的卵细胞,精卵结合,变成了受精卵,而另一个精子则与中央的两个极核细胞结合,变成了受精极核。 通过视频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双受精过程。任务 驱动 解决 问题 【学习任务三】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师:是的,绿色开花植物有双受精的现象,完成受精后,雌蕊的各个部分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果实和种子形成》,并思考以下问题:1.子房的结构及发育结果是分别是什么?2.一个果实包含哪些结构?3.胚珠的结构及发育结果分别是什么?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生1:子房的结构包含子房壁和胚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一个果实。 生2:由上一个问题可知,一个果实包含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成。 生3:胚珠由珠被、卵细胞、极核构成,受精后卵细胞变成了受精卵,极核变成了受精极核,珠被变成了种皮,受精卵变成了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变成了胚乳。整个胚珠发育成了生种子。 通过视频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感知认识。师:是的,那同学们是否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解剖演示讲解这朵桃花开后经历了哪些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吗 生:桃花开后,会传粉,当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会受到刺激萌发成花粉管,花粉管带着两个精子经过花柱,进入子房的胚珠,花粉管末端裂开,一个精子跟卵细胞结合变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跟两个极核细胞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完成传粉受精后,除了雌蕊的子房还继续发育外,其他结构开始脱落。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利用模型建构果实和种子形成的理论体系。课堂总结 老师和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共同总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练习巩固 展示【数字教材】的内嵌资源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使用【数字课件】的习题库添加练习。 做练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拓展延伸 尝试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植物受精模型。 学生分组完成制作模型,并进行讲解。 通过活动,形成探究实践核心素养。学习评价 项目细则分值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综合评价 【学习任务一】探究传粉的方式能说出传粉的概念10能说出传粉方式10能分辨虫媒花和风媒花10 【学习任务二】探究受精过程能描述受精过程20能说出受精概念10能说出双受精现象10 【学习任务三】探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能说出子房的结构及发育结果10能说出胚珠的结构及发育结果10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要经历过多少个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10总分100板书设计 4.1.5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 第5课时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传粉1、概念 二、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教学效果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对传粉、受精和果实种子形成过程有较好理解,基本达成教学目标。但在受精过程的理解上,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后续可加强辅导和练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北师大最新版大单元设计案例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一、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教学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编排体系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以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作为核心教学内容,精准对应课标学习主题四“植物的生活”。围绕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关键阶段构建完整教学框架,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科学的生物学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植物生命的动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起始阶段,引导学生借助显微镜等工具细致观察种子的微观结构,开启对植物生命的认知之门。通过设计严谨的对照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内外部条件,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在植物生长阶段,组织学生定期观测植株的形态变化、生长速率等,结合环境因素的监测与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开花结果阶段,利用解剖实验、模型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剖析花的结构,模拟传粉与受精过程,揭示植物繁殖的生物学机制。考虑到教材未将植物无性生殖纳入本单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适时、适度关联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对比讨论等方式进行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结合初中生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认知特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如植物生长视频展示、实地观察校园植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其后续在生物学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二、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大概念 重要概念 次位概念概念4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可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并维持碳氧平衡 4.1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4.1.1 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等结构4.1.2 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4.1.3 根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4.1.4 叶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4.1.5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4.1.6 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本单元聚焦“植物的生活”学习主题,围绕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展开深度探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涵盖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关键阶段,各阶段紧密相连,共同演绎着植物生命的奇妙历程。本单元以实验活动为重要抓手,旨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与观察,形成感性认知,助力其构建一系列关键次位概念:4.1.1 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等结构4.1.2 种子萌发需要完整、有活力的胚,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等环境条件4.1.3 根的生长主要包括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4.1.4 叶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茎和叶4.1.5 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精子与雌蕊产生的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和种子基于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本单元设定以下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旨在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植物生命周期的相关知识,培养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深化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与敬畏。(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计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如下∶单元学习目标:生命观念 深入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中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例如,明确种子的种皮、胚等结构与种子萌发的功能关系,以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物质的合成、运输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认识到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角度理解植物与其他生物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生态观。科学思维 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梳理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如比较不同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归纳根、叶芽生长发育的共同特点。 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例如,分析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科学探究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设计并实施与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相关的探究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根生长的部位等。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社会责任 关注植物在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合理种植农作物、养护花卉等。 增强保护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野生植物等活动,传播有关植物保护的知识和理念。重点、难点重点:1.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核心特征和关键变化,尤其是种子萌发、开花结果等重要环节。 2.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以及根、叶芽的生长发育机制。 3.花的结构与功能,传粉、受精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过程。难点:1.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设计并实施科学探究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根生长的影响因素等,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从微观层面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细胞分裂、分化在根、叶芽和花发育中的作用。三、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本重要概念的单元设计中,共分5个课时:第1课时《种子的结构》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外观与内部结构,识别种皮、胚等,理解结构功能联系,对比单子叶和双子叶种子差异,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基。第2课时《种子萌发的条件》引导学生设计“种子萌发条件探究”实验,控制变量分析数据,明确萌发条件,锻炼科学探究能力与思维。第3课时《根尖和芽的结构与功能》组织学生观察根尖和叶芽结构,了解各区域特点、作用及发育过程,从微观认识植物生长,提升观察分析能力。第4课时《花的结构》组织学生解剖花识别结构,了解传粉受精及花发育成果实种子的机制,深入理解植物生殖,培养逻辑思维。第5课时《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学生理解花形成果实种子的过程,归纳植物生命周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归纳总结能力。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5个课时。四、单元教学评思路设计为了实现4.1.1、4.1.2、4.1.3、4.1.4、4.1.5的学习目标,将围绕以下核心问题展开,这两个核心问题将通过5个教学任务来解决。同时,在学习评价中,将以课堂表现、成果展示、评价量规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学习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如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5.3.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植物的生活单元整体分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