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苏教版三上2.3《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学评一体化】苏教版三上2.3《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二学段“数与运算”与“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除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能选择合适的单位通过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利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聚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基础上的拓展。从“乡村书屋屋”情境切入,涵盖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如40×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如28×4估算 )与精确计算(含竖式,如14×3、173×3) 。通过生活实例(安装路灯、购买灯泡、种植蔬果等),让学生经历算理理解、算法掌握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为后续多位数乘法及四则运算奠基,是数与代数领域乘法运算体系的关键延伸。
(三)学生认知情况
学生已熟练表内乘法,对乘法意义有基本理解,但面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尤其是进位、多位数拆分计算时,易出现算理不清、算法混淆问题。因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竖式计算步骤(如数位对齐、进位处理)理解困难,估算时难把握“近似值选取”合理性。需借助生活情境、操作演示(如小方块模型),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构建乘法运算认知。
二、单元目标拟定
1.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准确口算;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熟练运用竖式计算,正确处理进位。
2.学会乘法估算,合理选取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求总量”等实际问题,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严谨认真的运算习惯
4.通过“猜想——验证——归纳”,探究乘法口算、笔算方法,培养运算、推理能力。
5.借助情境分析、问题解决,提升数学应用与建模能力,体会“转化”思想(复杂乘法转表内乘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经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增强数学自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
2.理解乘法算理,实现口算、笔算、估算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笔算中连续进位的处理,确保计算准确。
2.估算时根据实际问题合理选择“往大估”或“往小估”,并解释估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美。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m
1.生活情境贯穿,激活经验
以“乡村书屋”“安装路灯”“购买灯泡”“种植蔬果”等生活场景为依托,将乘法运算融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从熟悉情境引入,降低学习门槛,激活已有乘法经验,助力理解算理算法。
2.算理算法并重,循序渐进
先教学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再过渡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精确计算。通过小方块模型、分步拆解,直观呈现算理,再规范竖式书写,让学生掌握算法,体现“理——法”融合、由浅入深的编排逻辑。
3.实践应用突出,强化能力
设置大量“想想做做”“试一试”活动,涵盖口算、笔算、估算练习,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钱够不够、计算种植数量)。通过操作(圈一圈、填一填)、纠错、实际问题解决,强化运算技能,提升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2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运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1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2.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目标: 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初步感受估算对于解决问题的意义,初步掌握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探究1:探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 探究2:利用乘法估算解决购物问题 → 1.能计算出40×3、200×3和8×200的结果,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利用乘法估算解决购物够不够的问题。
2.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目标: 熟练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准确进行计算;学会用验算方法检验计算结果。 探究1: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 探究2: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 1.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14×3,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用竖式计算计算173×3,并说出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需要注意的事项。
2.3《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探究1:借助直观,拆分计算 → 探究2:竖式计算,掌握连续进位 → 1.能利用方块图拆分234,并借助“圈一圈”“填一填”计算234×3。 2.能用竖式计算计算234×3,并说出计算需要注意的事项。
2.4《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目标: 熟练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估算、精确计算方法,能准确、灵活运算,提升运算的熟练度与合理性。 探究1: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 探究2: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 1.能估算、用竖式计算102×4,掌握计算乘数中间有0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用竖式计算120×6,掌握计算乘数末尾有0乘法的计算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课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数感。感受乘法在农业生产等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养成认真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三位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基础上的拓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整数乘法的重要内容,为后续学习进位乘法、多位数乘法及解决复杂实际问题奠基。教材以“3块地种植葡萄”的农业情境引入,通过“圈一圈、填一填”的直观操作,引导学生借助数的组成理解算理;再结合竖式计算,抽象出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算法,体现“直观感知——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教材注重算理与算法融合,利用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分位相乘的本质;关注学习过程,通过“圈、填、算”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乘法分位相乘、合并结果的算理,但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中“百位相乘及结果定位”的理解需要强化。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迁移推理能力,能尝试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但在准确表述算理、规范竖式书写上,仍需引导和练习。对直观操作、生活情境类学习内容感兴趣,喜欢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教学中需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和交流机会,满足其学习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 1.从“3块地种葡萄”的情境中,抽象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模型,理解分位相乘、合并结果的算理本质。2.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培养推理能力;在分析“积的十位、百位写几”时,依据乘法运算和数的组成进行逻辑推导。3.建立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决同类乘法问题。4.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准确、规范进行计算,提升运算的熟练度和准确性。5.感受乘法在农业生产等生活场景的应用,能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三位数乘一位数中,百位、十位、个位分别相乘的运算过程及结果定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我来点蜡烛。 2.按要求算一算。 153×3=( )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上课铃响后,带着神秘的笑容说:同学们,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谜语,和咱们今天要学的数学知识有关!课件出示;弯弯藤儿架上爬,串串珍珠上边挂,猜猜这是水果,酿酒做菜都用它。(打一水果)师:这是什么水果,快开动小脑筋猜猜!师:小朋友们,农场里不仅养鸡鸭鹅,还种了葡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学生独自猜一猜,然后回答:是葡萄。 以与“葡萄” 相关的谜语导入,贴合学生喜爱猜谜的年龄特点,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探究1:借助直观,拆分计算课件出示:每块地种植234棵葡萄,3块地一共种植多少棵葡萄?师:从图里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师:看来要算3块地一共种多少棵,就得用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今天咱们就继续来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一位数师:你瞧,农场里用这样的方块代表葡萄数量。课件出示:师:这里藏着怎么把三位数拆成百位、十位、个位,分别和一位数相乘的秘密,咱们一起去揭开谜底。课件出示——小组活动:234×3怎么算?先看方块图,可以把234拆成几部分?小组讨论,然后先圈一圈,再填一填拆分后的乘法和加法。师巡视引导,然后提问:谁来分享?展示:师:太棒啦!用数的组成拆分,分别相乘再相加,这是我们学过的方法。 学生1:已知每块地种植234棵葡萄,有3块地。学生2:要解决的问题是3块地一共种植多少棵葡萄?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求3个23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234×3。学生分小组交流。学生:把234拆成200、30和4。200×3= 600,30×3 =90,4×3=12,然后600+90+12=702。 以 “3块地种植葡萄总数” 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明确需用“三位数乘一位数”解决,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激发探究需求。通过方块图引导学生拆分234,借助“圈一圈”“填一填”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拆分后分别乘一位数再相加”的算理,为后续竖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奠定直观认知基础,体现“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探究2:竖式计算,掌握连续进位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在练习本上算算。师巡视指导,等学生完成后,提问:用竖式计算234×3,怎样对位?师:怎样计算?谁能说说乘的顺序?师:积的十位上应该写几?师:这里为什么十位写0?师:百位上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完整板书竖式计算过程,标注每一步的进位。师:大家跟着老师再算一遍,注意进位的传递:个位满十进1到十位,十位满十进1到百位,这就是连续进位。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遍竖式,强调进位要记清楚,不能漏掉。师巡视,纠正进位错误。师:回顾刚才的计算,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时要注意什么?师:对啦!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把计算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记忆儿歌笔算乘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是关键。个位起,依次乘,积满几十就进几。后面进位前面加,前面未进就落下。 学生独自计算。学生: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3和4对齐。学生:先算个位:4×3 = 12,个位写2,向十位进1。学生:接着算十位:3×3=9,加上进位的1得10,十位写0,向百位进1。学生:因为9+1=10,满十了,所以十位写0,向百位进1。学生:最后算百位:2×3=6,加上进位的1得7,百位写7,所以结果是702。学生写竖式。学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学生2: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进位要加上。学生3:连续进位时,要记住每一位的进位,不能忘。学生齐读儿歌。 通过提问“怎样对位”“乘的顺序”,强化“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的竖式规范,承接之前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基础,确保计算步骤的正确性。针对“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十位写0”“百位加进位”等关键环节,通过追问“为什么十位写0”“百位上怎么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连续进位的逻辑(个位进位→十位累加后再进位→百位累加),并结合完整板书和进位标注,清晰呈现 “进位传递” 过程,帮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的核心规则。将计算方法编成儿歌,用朗朗上口的语言总结“数位对齐、依次乘、满几十进几、加进位”等要点,降低记忆难度,强化学生对连续进位乘法笔算方法的系统认知。
四、尝试 尝试练习,巩固提高1.先圈一圈、填一填,再说说用竖式计算时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2.填一填,算一算。3.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6×8+3= 6×6+4= 4×7+3= 7×7+5= 9×3+5= 8×7+6=5.23×7 6×34 517×8 8×6426.谁家离学校近一些 两家离学校的路程相差多少米 7.下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423。整个图形表示多少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有效应用。
五、提升 适时小结,兴趣延伸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师:总结得很全面!连续进位就像“数学接力”,每一步都要把进位传递好。希望大家课后多练习,熟练掌握这种乘法的计算。 学生1: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依次算个位、十位、百位。 学生2:每一位相乘后,加上进位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连续进位要记牢。 引导学生从知识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运用过程三个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全面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启发学生用类比或迁移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234×3=702200×3= 60030×3 =90 4×3=12600+90+12=702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课外练习) 基础达标:1.算一算。2.小动物们应该上哪节车厢呢?能力提升: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2.李叔叔要用电脑打一份800个字的文件,7分钟能打完吗 拓展迁移:选择家中一种成组的物品(如:一盒有156颗糖,3盒共有多少颗;一摞书有248页,4摞书大约有多少页),用竖式计算总数,记录计算过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直观与抽象结合紧密:方块图拆分计算为竖式连续进位提供了具象支撑,多数学生能借助直观理解“每一步进位的由来”,算理理解更透彻。难点突破有层次:通过分步提问(对位→顺序→十位计算→百位计算),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关注连续进位的关键节点,配合板书标注,学生对“进位传递”的掌握较为扎实。口诀助力记忆:儿歌总结简洁易记,有效帮助学生梳理笔算步骤,课后反馈显示多数学生能复述计算要点。不足与改进:部分学生在连续进位时易漏加进位,后续可增加“进位标记专项练习””;小组活动中,少数学生拆分方块图时思路不清晰,可提前准备可操作的学具,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加深对拆分算理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