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四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题 第2节《形式多样的数据》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四年级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信息意识:在生活里的小秘密一样,知道数据是描述事物的“小帮手”;看到电脑里的图片、文档时,能意识到“这些都是计算机存储的数据”,不会觉得它们只是“电脑里的奇怪文件”。计算思维:能把生活中的数据分成“连续数据”和“不连续数据”,就像给玩具分类一样简单。用搜图工具找图片时,能想到“先输关键词,再选想要的图”,慢慢养成“有问题找方法”的思考习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独立用浏览器的搜图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图片,还能和同桌分享找图小技巧。能试着用画图软件给找到的图片加个小贴纸,让图片变得更有趣,感受“数字化工具能让创意变现实”。信息社会责任:知道从网上找的图片不能随便乱用,比如不能把别人画的画当成自己的,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用完电脑后会记得关掉网页、整理桌面,养成爱护数字设备的好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数据”的含义;能举例说明计算机存储的数据;会用搜图工具找指定图片;能区分连续数据和不连续数据;能说出数据的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含义;通过交流探讨,组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寻连续数据和不连续数据的区别;通过“找生活中的数据”“搜图大挑战”“数据分类游戏”等活动,学会观察、操作和思考,慢慢掌握认识数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生活实践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学生乐于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觉得“数据”很有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据;在小组活动中愿意和同学合作,分享自己的发现;懂得爱护数字资源,做文明的“数字小公民”。重点 理解“数据”的含义,知道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数据;会用搜图工具找图片,掌握“输入关键词→选择图片→保存图片”的基本步骤;能区分连续数据和不连续数据。难点 理解“计算机存储的数据”和生活中“看得见的数据”的联系,比如知道“书本上的故事”输入电脑后,就变成了计算机能存储的文字数据;准确区分连续数据和不连续数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小伙伴的“周末日记”,咱们一起来看看他周末都干了啥,好不好?2、日记内容日记内容如下:“周六早上8点,我和3个好朋友去公园玩,我们带了2个风筝、5块蛋糕,拍了10张照片。下午2点,我们去图书馆看了《恐龙世界》这本书,书里有很多恐龙的图片和文字介绍。”3、思考大家仔细看看这篇日记,能找到哪些“特别的东西”呀?比如数字、图片之类的?(数字8、2、5、3、10,《恐龙世界》的文字和图片)4、揭示课题哇,大家的眼睛真亮!像8点、3个、2个这些数字,还有《恐龙世界》的文字、照片里的图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数据”!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数据王国”,看看数据到底有多少种“变身”本领,也就是咱们要学的《形式多样的数据》。板书:形式多样的数据新课讲授请翻到课本第8页——《形式多样的数据》。、认识数据1、思考刚才从日记里找到了好多数据,那到底什么是数据呢?其实呀,数据就是用来描述事物的“小帮手”,比如用“8点”描述“小明出发的时间”,用“3个”描述“好朋友的人数”,用“恐龙图片”描述“恐龙的样子”。情景展示欢欢:博士爷爷,我明白啦,数据可以是对万事万物观察的结果,也可以是对客观事件和事物的描述。博士爷爷:对啦!只要记录和保存下来的,都可以称之为数据。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计算机存储的那些有趣的数据吧!(二)、集思广益,说一说1、猜一猜猜一猜,下面图片中的两列高铁,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全世界有高铁的国家那么多,怎样才能知道这两列高铁是哪国的呢?没错!咱们可以用“搜图工具”这个“魔法工具”找图片数据。今天咱们就用最常用的“百度图片”来挑战——“搜图小达人”任务!2、师操作示范首先,打开浏览器,然后在上面的地址栏里输入“百度图片”,现在看到“百度图片”的页面了吧?中间有个搜索框,咱们要找什么图片,就把“关键词”输进去。2、做一做现在给大家3分钟,小组合作,使用检索工具的搜图功能,查找一下图片的来源。提示:检索出来以后,如果还是无法确定高铁的来源,那么可以通过检索图片中高铁上的文字数据来帮助你确认。3、说一说时间到!请哪个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找到的图片和找图方法?当确定了高铁的名字、所属的国家以后,和你的同学一起说一说这两列高铁背后的故事,例如它们的最高时速分别是多少?(三)、知识积累,学一学1、小知识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的总称。在信息科学中,数据是所有能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用以描述客观事件和事物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等的通称。2、小知识不同用途的数据,其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例如有反映时间特性的数据(如年、月、日);有反映数量特征的数据(如长度、面积、体积等);有反映事物属性的数据(如街道、河流等)。(四)、开动脑筋,想一想今天我们找到了好多数字数据,这些数字数据其实还能分成“两兄弟”——连续数据和不连续数据。数据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试着结合下图,说一说你对连续数据和不连续数据的理解。(五)、体验探索,试一试1、思考刚才我们已经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数据,也理解了数据的用途和意义,接下来,同学们来探究一下,以下的事物是不是数据?2、小提示可以借助在线学习工具帮助大家完成探究任务。3、说一说填完上述表格后,和同桌讨论一下,上述“数据”中,哪些是可以被计算机处理的,哪些是不能被计算机处理的,并说说你的理由。拓展延伸1、思考你知道我国的“中国航天日“在哪一天吗?每年的4月24日是我国的“中国航天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作出重要部署。2、找一找同学们,看看你能从下图中找出哪些有用的数据。3、小提示(1)这张照片拍摄的事发生在?(时间)。(2)照片中的宇航员分别是?(姓名)。(3)照片中航天器的名称是?(4)照片的来源是?(照片出处)。4、小知识实际上我们除了可以从图片上看出不同的信息,关于数据的数据(元数据)还能给我们传递更多的信息。5、试一试在网络上下载一张图片保存在电脑上,然后右键查看图片的属性,看看你能从图片的元数据中读出些什么。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五、作业布置预习下一课。六、板书设计形式多样的数据认识数据连续数据 不连续数据 思考了解思考;表达学习学习了解思考交流;分享交流表达操作练习交流;表达 创设趣味的学习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倾听习惯培养表达能力增加知识面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培养倾听习惯增加知识面锻炼思维培养倾听习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的能力;培养表达能力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