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章节名称 第三章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学时课标要求 概念1 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2.1 细胞能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1.2.2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对细胞大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具备一定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但对于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和复杂的结构层次关系的理解能力尚在发展中。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说出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2.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比较、归纳举例说出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3.利用概念图归纳总结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形成生命是一个整体的生命观念。教学重点 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2.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教学难点 细胞分化的基本过程。 2.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资料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新课讲授 三、总结 四、练习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 创设情境:出示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克隆猴的过程中科学家克服了重重技术难关,人工“激活”细胞的发育“程序”,最终实现了“从细胞到生物体”。 提问:在自然状态下,高等动物是如何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齐声朗读学习目标。 回忆旧知。动物和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动物和人体的发育一般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能够继续分裂,大部分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发生了变化。以人为例,构成人体的细胞来源相同,最终形态却不完全一样。出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呢? 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内容,展示人体不同种类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态、结构上的不同,分析各类细胞的功能,提问:这些形态、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呢 并引导学生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小组交流讨论: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组成及功能。 出示不同种类的组织图片。 6.创设问题情境:皮肤在人体表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体会产生疼痛和流血的生理反应,试说明皮肤中可能包含哪几种组织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皮肤中含有上皮组织(保护作用)、神经组织(疼痛)结缔组织(流血),使学生了解皮肤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 7.教师展示胃的结构示意图,提问:由胃痛、胃溃疡出血、胃胀以及胃内部结构推测胃中有什么组织 并引导学生得出胃有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上皮组织,并总结出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一定的功能。 8.利用希沃白板展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肝、胰等器官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器官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接着引导学生尝试组合出这些器官在人体的正常分布,完成拼图活动。随后,教师邀请一名学生上台进行拼图,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探讨得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肝、胰等器官联系在一起,能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系统的形成,即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这些系统既有明确的分工又协调配合,使人体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10总结提升,构建网络 提出问题:细胞是怎样一步一步的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的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尝试用图解的形式表示,最终构建出动物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习题。课后基础习题,单元综合性习题。 作业设计: 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完成下发的表格。(基础作业) 制作思维导图,结合你的身体,借助思维导图说明你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选做)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二、人体的结构层次 通过克隆猴的科研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节课的主题,立刻融入本课的学习氛围之中。 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 通过问题驱动学生思考,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感知人体各类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由此引导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从而理解细胞分化的过程。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总结各组织的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彼此之间交流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归纳总结知识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分析、问题导向、任务驱动,运用学生熟悉的两种器官,皮肤和胃进行分析,使学生获得对动物体各种组织组成的直观认识,学会判断人体的结构层次,更清楚地认识到各种组织在动物体中有一定的排列次序。在此基础上,教师延伸到人体中器官的组成,引导学生得出“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这一结论,有利于学生产生组织构成器官的观点,同时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观。 通过拼图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拼图中厘清思路脉络,初步构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网络。基于此,再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理解各系统间分工配合形成统一生物体的观点。 教师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回顾知识点尝试完善知识网络,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出动物体的结构层次。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