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教学设计 (表格式)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3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教学设计 (表格式)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4.6.3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教学目标
明确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是人体运动的“执行者”,神经系统是运动的“调控者”,认识两者在运动中的协同关系。 说出脑、脊髓和神经在运动支配中的具体作用:脑负责规划复杂运动(如写字、投篮),脊髓负责传递指令和控制简单反射(如膝跳反射),神经则是连接脑、脊髓与肌肉的“信号通道”。 能结合生活实例(如伸手拿水杯、手碰到烫物缩回),简要描述神经系统支配运动的基本过程,区分复杂运动与简单反射的调控特点。
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在运动支配中的功能分工,理解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同工作关系。 能结合实例描述神经系统支配运动的基本流程,明确“指令发出—信号传递—动作执行—信息反馈”的完整环节。 2. 教学难点 准确区分复杂运动与简单反射的调控差异,理解简单反射(如缩手反射)可由脊髓直接调控以实现快速反应,而复杂运动需脑的参与规划。 理解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反馈”机制,认识到运动过程中肌肉的信息会通过神经反馈给脑或脊髓,进而实现动作的调整与协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包含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师:同学们,当我们在操场上跑步时,能灵活调整速度和方向;写字时,手指能精准控制笔的轻重和笔画顺序;课间跳绳时,手脚能默契配合完成跳跃动作。这些流畅的运动,仅仅是肌肉和骨骼在工作吗? 师:其实,每一个运动动作都离不开“指挥官”的调度,这个“指挥官”就是神经系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揭秘神经系统如何指挥身体完成各种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跑步、写字、跳绳等学生熟悉的运动场景,引发对运动背后调控机制的好奇,自然引出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激发探究兴趣。
(二)新知探究(30分钟) 1. 运动的“执行者”与“指挥官”:系统协同关系(10分钟) 师:我们先回顾已学知识——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它们是运动的“执行者”,负责完成具体的动作。但运动系统不能自己“做主”,需要神经系统这个“指挥官”来发出指令、协调动作。 师:神经系统就像“司令部”,脑是“最高司令部”,负责规划复杂运动(如跳舞、打篮球的动作设计);脊髓是“区域司令部”,负责传递指令和控制简单反射运动(如膝跳反射、快速缩手);神经则是“通信线路”,把脑和脊髓的指令传给肌肉,同时把肌肉的运动信息反馈回去。 学生活动:“角色配对”——每组发“系统/器官”卡片(脑、脊髓、神经、骨、关节、肌肉)和“角色描述”卡片(最高指挥官、通信线路、动作执行者、区域指挥官),学生将卡片配对,说说“为什么这个器官对应这个角色”,教师引导总结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协同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执行者与指挥官”类比和角色配对,让学生明确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分工与协作,建立“多系统协同完成运动”的整体认知。 2.神经系统支配运动的过程:“指令传递”的路径(12分钟) 师:我们以“伸手拿水杯”为例,看看神经系统如何支配运动。第一步:眼睛看到水杯(感知信息传给脑);第二步:脑分析情况,做出“伸手拿水杯”的决策,发出指令;第三步:指令通过神经传给手臂的肌肉;第四步:手臂肌肉收缩或舒张,带动骨和关节活动,完成伸手动作;第五步:肌肉运动的信息通过神经反馈给脑,脑根据情况调整动作(如调整手的位置确保拿到水杯)。 师:对于简单反射运动,如“膝盖被敲击后弹起”,指令传递路径更短:刺激信号直接通过神经传给脊髓,脊髓快速发出指令让肌肉收缩,动作完成后再把信息传给脑,所以反应更迅速。 学生活动:“指令传递模拟”——小组合作,用“人链”模拟指令传递过程:一名学生扮演“脑”,几名学生扮演“神经”,几名学生扮演“手臂肌肉”。“脑”发出“伸手”指令,通过“神经”传递给“肌肉”,“肌肉”做出伸手动作,再通过“神经”反馈“已完成”信号给“脑”。模拟后讨论“如果中间‘神经’环节中断,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无法传递指令,肌肉不能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拿水杯”案例分析和“人链”模拟,让学生直观理解指令传递的完整路径,区分复杂运动与简单反射的指令传递差异,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运动协调的意义与保护:健康生活关联(8分钟) 师:神经系统对运动的精准支配,能让我们完成协调、平稳的动作,避免摔倒或受伤。比如走路时,神经系统会协调左右腿的肌肉交替收缩,保持身体平衡;写字时,协调手指不同肌肉的收缩力度,写出工整的字迹。 学生活动:“健康小贴士”讨论——小组交流“如何保护神经系统,保证运动协调”(如保证充足睡眠让脑休息、避免剧烈撞击头部和脊柱、坚持运动锻炼神经反应能力),结合神经系统的结构特点说说保护措施的重要性(如脑位于颅骨内,剧烈撞击易受损;脊髓在椎管内,受伤可能影响指令传递)。每组派代表分享,教师补充日常保护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运动协调意义分析和健康讨论,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认识保护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培养健康意识。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1.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知道运动系统是“执行者”,神经系统是“指挥官”;脑和脊髓发出指令,通过神经传给肌肉,肌肉带动骨和关节完成动作,同时通过神经反馈信息,形成完整的指令传递与调整过程。 2. 师:课后观察家人做家务的动作(如扫地、炒菜),试着描述神经系统如何支配这些动作;也可以查阅资料,了解“运动员为什么要进行大量训练”(训练能提高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精度),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 设计意图:用简洁语言梳理课堂核心知识,结合课后观察与资料查阅,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培养持续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