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组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课题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科目 年级 课型 主备人 课时 时间生物学 七年级 新授课 1 45分钟课程标准 本节内容属于 “人与生物圈” 主题中的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并说明排泄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作用。教材分析 本章是继“人体的营养”、“呼吸”、“物质的运输”之后,对人体新陈代谢终章环节的阐述,完善了“新陈代谢”的全过程。它解释了人体如何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是生命观念中“稳态与平衡”观的直观体现。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理解排泄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环节,认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科学探究: 通过“模拟肾单位滤过作用”的模拟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科学思维: 能够运用“结构-功能观”分析肾单位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血液、原尿、尿液成分变化”的数据,发展逻辑推理和归纳能力。 态度责任: 形成关注肾脏健康、适量饮水等健康生活的态度,并关注血液透析等现代医学技术,体会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滤过、重吸收)。 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滤过和重吸收作用的过程与区别;尿液成分的动态变化分析。教学方法 以 “人体净水工厂探秘” 为情境主线,贯穿始终。 自助互助式小组合作: 学生以“工程师小组”为单位,完成工厂考察、故障排查等任务。 模型与实验探究法: 通过解剖观察(猪肾)、模拟实验,将微观过程宏观化。 问题驱动学习法: 通过环环相扣的“工厂谜题”,驱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生探究教学过程 【设计总思路】:将人体泌尿系统比喻为一个高度智能的“人体净水工厂”,学生扮演受邀参观的“青年工程师”,对工厂进行考察和深入学习。 (一) 第一站:工厂概览——情境导入,初识系统 (5分钟) 情境创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城市水循环处理的短视频,随即提问:“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也在产生‘污水’(代谢废物),我们身体里是否也有一座‘净水工厂’呢?” 【学生活动】快速阅读教材,找出“人体净水工厂”的名称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明确任务: 任务一:绘制工厂结构图。 各小组在小白板上快速绘制泌尿系统的结构简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和功能。 【教师引导】强调“肾脏”是核心处理车间,尿液是最终的“处理过的污水”。 (二) 第二站:核心车间探秘——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25分钟) 考察“肾脏车间”(结构与功能观): 任务二:解剖观察(实物感知)。 各小组分发一个纵向剖开的猪肾实物或高仿真模型。 【自助探究】观察外部形态、用手触摸质感,感受其硬度。 【互助探究】结合教材插图和教师提供的“肾脏结构示意图”,在实物上辨认皮质、髓质、肾盂三个主要结构。 【提问引导】“尿液是在哪个结构初步汇集并准备排出的?”(肾盂) 【承上启下】 “这个小小的车间如何完成如此复杂的净化任务?关键在于内部数以百万计的‘智能过滤器’——肾单位。” 解密“智能过滤器”(肾单位的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活动一】:肾单位结构拼图赛 各小组领取一套肾单位结构卡片(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毛细血管网等)。 任务三: 在2分钟内,根据教材提示,合作将卡片拼成一张完整的肾单位结构图,并派代表用磁贴在黑板上展示。此活动帮助学生理清结构和血流方向。 【难点突破活动二】:模拟“滤过与重吸收” 模拟实验: 【材料】一个装有混合物的漏斗(代表肾小球),混合物包括:红豆(代表血细胞)、绿豆(代表蛋白质)、沙子和水(代表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第一层滤过】在漏斗口铺一层滤纸(代表肾小球血管壁和肾小囊内壁)。将混合物倒入,观察滤出液(模拟原尿)。提问: 滤出液中有什么?(沙、水)漏斗里剩下什么?(红豆、绿豆)。结论: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滤过。 数据分析与推理: 任务四: 各小组分析一份“血液、原尿、尿液成分对比表”。 【关键问题】“对比原尿和尿液,哪种物质消失了?(葡萄糖)这说明了什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了)哪种物质浓度大大增加了?(尿素)这又说明了什么?(水被重吸收,尿素被浓缩)” 通过数据分析,学生自主归纳出尿形成的两个关键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 第三站:工厂运维与启示——学以致用,情感升华 (10分钟) 故障排查(应用与责任): 情景案例: 案例1:某病人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请问是哪个“零部件”可能出现了故障?(肾小球) 案例2:某病人尿液中检测出了葡萄糖,可能是什么原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或血糖浓度过高) 小组讨论并回答,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健康论坛(态度责任): 终极任务: 以工程师小组的名义,撰写一份《“人体净水工厂”保养建议书》。 【提示】可从饮水、饮食、避免滥用药物等方面思考。 小组分享建议书,教师总结:“这座工厂无法更换,终身保修。爱护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