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二维码伴我学习教学设计课题 二维码伴我学习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是“编码应用“单元的实践环节,以“二维码“这一场建编码工具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云游博物馆”、“制作文物名片”等趣味活动,体验信息科技在文化学习中的实际应用。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二维码的特征,能制作和美化简单的二维码。过程与方法:通过扫码、创作、讨论等活动,体验数字化学习与表达的过程。情感与态度:树立安全使用二维码的意识,乐于用科技传播文化。重点 二维码的制作与应用;安全使用二维码的意识。难点 如何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判断二维码的风险,并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PPT展示视频)小智也想成为“小小文化宣讲员”,但博物馆门票很难预约,小慧有个办法:用二维码“云游”博物馆,以此开启数字学习之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二维码”。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课题。讲授新课 环节一:扫码云游博物馆任务一:帮助小智学会扫码,云游广东省博物馆1、让学生扫描教师提供的博物馆二维码。2、记录所见内容,完成以下表格。问题我的发现二维码的图形特征有“回”字形定位块、黑白方块组成识别率如何?高,即使部分损坏也能识别我还没发现......例如:二维码可以存储网址、文本、联系方式等小结: 1、 二维码的三大特征:定位图案、数据区、容错机制。2、容错性最高达30%,增强实用性。环节二:文物介绍“码”上来任务二:为一件馆藏文物设计介绍二维码要求: 1、选择一件文物 2、设计介绍形式:音频、视频、图文等 3、使用二维码生成平台(如草料二维码)制作二维码 4、美化二维码:改颜色、加Logo、嵌入文字展示与交流:1、小组内分享二维码作品2、评选“最美二维码”、“最具创意介绍”环节三:警惕二维码风险任务三:识别二维码使用中的安全隐患小智收到一个“领取博物馆礼品”的陌生二维码,该扫吗?讨论:1、哪些二维码可能存在风险?如何安全使用二维码?安全守则总结:不扫来源不明的码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使用安全扫码软件在家长或老师指导下操作总结:1、二维码不仅是工具,更是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播桥梁”。2、我们要善用科技、传播文化、保护自己。 扫描博物馆二维码,记录信息;观察并描述二维码图形特征。选择一件文物,制作简介(文字/音频/图片),并生成、美化专属二维码。讨论危险扫码情景,总结安全使用规则。 让学生亲身体验二维码的便捷性,并通过观察直观认识其基本特征和容错性。让学生从使用者变为创造者,在实践中掌握二维码的制作与应用,激发创意。引导学生从盲目扫码到谨慎判断,建立信息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课堂练习 创建我的“数字文化名片”请你选择一件你最喜爱的中国文物(可以是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你感兴趣的国宝)为它只做一件精彩的“数字文化名片”。任务要求:1、信息搜集与整理:(通过博物馆官网、官方公众号二维码或可靠的资料来源,查找这件文物的详细信息。整理出它的三大亮点:一个历史故事、一个艺术特色、一个有趣的小知识。)2、创意设计与制作:请你为这件文物设计一份介绍,形式三选一:(1)小小解说员:录制一段1-2分钟的音频讲解。(2)图文设计师: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介绍海报(电子版或手绘板拍照均可)(3)视频小主播:拍摄一段1-2分钟的短视频,由你亲自出镜或配音介绍。3、安全分享与宣讲安全承诺:在分享你的二维码前,请与父母一起检查你使用的生成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家庭宣讲会:在家中向你的家人扫描展示你的二维码,并为他们讲解这件文物。 进行课后练习。搜集与整理信息:查找这件文物的详细信息,整理出它的亮点,并为这件文物设计一份介绍。 巩固和考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主动查找靠的资料了解文物的详细信息,安全分享与宣讲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课堂小结 1、二维码不仅是工具,更是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播桥梁”。2、我们要善用科技、传播文化、保护自己。板书 二维码伴我行扫码云游博物馆文物介绍“码”上来警惕二维码风险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