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讲义 (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模块一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讲义 (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4课时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阐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2.理解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承担。
考点一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的结构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仅在含硒的蛋白质中存在第21种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在密码子表中,UGA是终止密码子,但在特殊情况下可编码硒代半胱氨酸。
(2)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①图中产生的H2O中H来源于氨基和羧基;O来源于羧基。
②一条肽链含有的游离的氨基(或羧基)至少是1个,位于肽链的一端;其余的位于R基(或侧链基团)中。
(3)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以血红蛋白为例)
2.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1)高温处理后的抗体,失去了与抗原结合的能力。(2024·湖北卷)( √ )
(2)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2024·新课标卷)( √ )
(3)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2023·湖北卷)( × )
(4)组成荧光蛋白的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其空间结构不同。( × )
(5)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照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 )
(6)蛋白质变性后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 )
(7)(必修1 P32“与社会的联系”)熟鸡蛋更容易消化,其原因是煮鸡蛋的过程中,高温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8)(必修1 P32“拓展应用”)民间有一种“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运用所学知识对这种说法作出的解释是这种说法不合理,食物中的蛋白质是大分子有机物,它们都要被消化成细胞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些小分子会在人体细胞内重新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执行不同的功能。
考向1围绕蛋白质的结构考查科学思维
1.(2025·辽宁沈阳模拟)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中的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错误的是( D )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
C.解冻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抗冻植物有较弱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解析:巯基(—SH)中含有S,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A正确;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会被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显然,蛋白质结冰和解冻过程不涉及肽键的变化,B正确;解冻后,蛋白质中的二硫键仍保留,但氢键断裂,由题图可知解冻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抗冻植物能够适应较冷的环境,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可推知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D错误。
2.(2025·江西吉安模拟)实验小组在研究蛋白质的折叠时发现,尿素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使其丧失特定的空间结构,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自发地重新折叠,完全恢复为原来的构象,该现象可以说明( A )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
B.变性后的蛋白质都能重新恢复原来的构象
C.该蛋白质变性过程中肽键会发生断裂
D.蛋白质变性后不能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析:根据图示过程可知,变性后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没有改变的,该蛋白质能重新折叠恢复原来的构象,说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的,A正确;有些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来的构象,如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再恢复原来的构象,B错误;尿素破坏的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其中肽键没有被破坏,C错误;蛋白质变性后其中的肽键没有被破坏,所以在蛋白质变性前后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考向2 围绕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考查生命观念
3.(2023·海南卷)科学家将编码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因导入家蚕,使其表达出一种特殊的复合纤维蛋白,该复合纤维蛋白的韧性优于天然蚕丝蛋白。下列有关该复合纤维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不同
B.该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C.该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高温可改变该蛋白的化学组成,从而改变其韧性
解析:复合纤维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与天然蜘蛛丝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A错误;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复合纤维蛋白的肽链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键连接而成,B正确;复合纤维蛋白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高温可改变复合纤维蛋白的空间结构,从而改变其韧性,但不会改变其化学组成,D错误。
4.(2023·江苏卷)细胞色素c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参与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下列关于细胞色素c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仅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是一种能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质
C.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氢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D.不同物种间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可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解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一般是C、H、O、N等,但细胞色素c的组成元素中还含有Fe和S,A错误;细胞色素c是一种线粒体内膜蛋白,参与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质是ATP合成酶,B错误;细胞色素c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C错误;不同物种间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可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相似度越高,说明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D正确。
常考蛋白质的分布和功能
考点二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情境应用】 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为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最终导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
【问题探究】 
(1)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多少个?该化合物由多少种氨基酸连接而成?
提示:7个氨基酸;5种氨基酸。
(2)由b框所示的R基所构成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提示:163。
(3)该外毒素在环状肽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多少个肽键?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多少?
提示:形成了7个肽键;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26。
1.蛋白质形成有关的数量关系
肽链数目 1条 n条
氨基酸数目 m m
肽键数目 m-1 m-n
脱去水 分子数目 m-1 m-n
蛋白质相对 分子质量 am-18×(m-1) am-18×(m-n)
游离氨基数目 至少1个 至少n个
游离羧基数目 至少1个 至少n个
 氨基酸平均分子质量为a,不考虑形成二硫键。
(1)环状肽特点是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同,即肽键的数目=脱去的水分子的数目=氨基酸的数目。
(2)如果形成二硫键,需考虑每形成一个二硫键去掉两个H。
(3)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2.链状多肽中各原子数的计算
(1)碳原子数=氨基酸的个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
(2)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
(3)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4)氮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
(5)R基中氮原子数=多肽中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
(6)R基中氧原子数=多肽中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
考向 围绕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考查科学思维
1.(2025·广东江门模拟)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相关数据,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不考虑形成二硫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B.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 268
C.该蛋白质的R基上共有16个氨基
D.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142个羧基
解析:柱形图显示,该蛋白质中羧基总数为15个,R基上的羧基数目也为15个,而蛋白质分子中的羧基总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目,所以该蛋白质含有15-15=0条肽链,进而推知该蛋白质由环状多肽构成,A错误;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126个,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脱去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即等于18×126=2 268,B正确;在环状多肽中,氨基总数=R基上的氨基数=17个,C错误;综上分析,该蛋白质由12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有15个氨基酸的R基含有羧基,因此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141个羧基,D错误。
2.(2024·湖北武汉一模)降钙素是一种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链状多肽类激素,主要作用是抑制骨钙溶解以及抑制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钙浓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降钙素中的氧元素主要存在于羧基中
B.降钙素形成时至少脱去32个水分子
C.降钙素能为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提供能量
D.口服降钙素不能治疗钙浓度过高引起的肌无力
解析:降钙素是一种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链状多肽类激素,其游离的羧基数很少,存在于羧基中的氧元素也少,A错误;降钙素是一种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链状多肽类激素,至少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2-1=31,B错误;降钙素只起调节作用,C错误;口服降钙素,降钙素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因而不能治疗钙浓度过高引起的肌无力,D正确。
1.(2023·浙江卷)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与天然胰岛素完全相同。结晶牛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 C )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核酸
解析: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唯一的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与天然胰岛素完全相同,因此,结晶牛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正确。
2.(2022·湖南卷)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B.皮肤表面涂抹的胶原蛋白可被直接吸收
C.胶原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D.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
解析:蛋白质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CO—NH—结构中,A错误;胶原蛋白为生物大分子物质,涂抹于皮肤表面不能被直接吸收,B错误;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故其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由题干可知,胶原蛋白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而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在自身可以合成,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组成比例,因此题干并不能说明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D错误。
3.(2023·河北卷)关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淀粉酶在0 ℃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
B.磷酸化可能引起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
C.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可能影响蛋白质空间结构
D.载体蛋白在转运分子时,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解析:低温不会使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0 ℃时空间结构不会被破坏,A错误;蛋白质分子与磷酸结合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活性也发生改变,B正确;氨基酸种类的改变会影响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进而可能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正确;载体蛋白在转运分子时,需要与被转运的分子结合,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D正确。
4.(2022·重庆卷)将人胰岛素A链上1个天冬氨酸替换为甘氨酸,B链末端增加2个精氨酸,可制备出一种人工长效胰岛素。下列关于该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进入人体后需经高尔基体加工
B.比人胰岛素多了2个肽键
C.与人胰岛素有相同的靶细胞
D.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
解析:胰岛素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人体后不需要经高尔基体的加工,A错误;人工长效胰岛素比人胰岛素的B链上多了2个精氨酸,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故多了2个肽键,B正确;人工长效胰岛素和人胰岛素作用相同,都是降低血糖,故靶细胞相同,C正确;人工长效胰岛素是通过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造得到的,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D正确。
课时作业4
(总分:60分)
(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25·河北衡水模拟)纯天然胶原蛋白手术缝合线具有吸收完全、抗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促进细胞生长等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胶原蛋白的氧元素主要存在于羧基中
B.胶原蛋白可被缝合处的细胞直接吸收
C.高温处理的缝合线更容易被吸收
D.可通过15N的放射性研究胶原蛋白的吸收路径
解析:胶原蛋白的氧元素主要存在于—CO—NH—结构中,A错误;胶原蛋白被分解为氨基酸后可被缝合处的细胞直接吸收,B错误;高温处理的缝合线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更容易被水解,进而被吸收,C正确;15N为稳定性同位素,无放射性,D错误。
2.(2025·四川成都模拟)牛肝菌是常见的野生真菌,进食未加工成熟的牛肝菌会引起呕吐、腹痛及腹泻等中毒症状。环状八肽α 鹅膏蕈碱是毒蘑菇中常见的毒性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牛肝菌细胞与乳酸菌细胞结构相似,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环状DNA中
B.α 鹅膏蕈碱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共脱去7分子水,含有7个肽键
C.组成α 鹅膏蕈碱的元素一定有C、H、O、N,氮元素主要存在于R基中
D.食用牛肝菌造成患者出现腹泻症状,患者不仅要补充水分还需要补充无机盐
解析:牛肝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拟核中,拟核为环状DNA,A错误;α 鹅膏蕈碱是环状八肽,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共脱去8分子水,含有8个肽键,B错误;α 鹅膏蕈碱为环状八肽,其组成元素一定有C、H、O、N,其中氮元素主要存在于主链上,C错误;食用牛肝菌造成腹泻时,患者在丢失大量水分的同时也会丢失无机盐,因此患者除补充水分外还需补充无机盐,D正确。
3.生物课上,老师组织同学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请6位同学分别扮演一种氨基酸,右手代表氨基,左手代表羧基,下肢代表一个氢原子,头代表R基,然后站成一排,相邻的同学手牵手模拟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这6位同学组成的肽链一定含1个游离的羧基
B.活动过程中相邻的同学可以右手相互牵在一起
C.这些同学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90
D.组成人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有21种
解析:该蛋白质只有一条肽链,这6位同学组成的肽链至少含1个游离的羧基,游离的羧基可能在多肽链的一端,也可能在R基中,A错误;左手代表羧基,右手代表氨基,氨基和羧基之间发生脱水缩合,因此不能右手牵在一起,B错误;这些同学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时脱去5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18=90,C正确;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有8种,D错误。
4.(2025·山西晋中模拟)Fyn蛋白对于机体学习和记忆非常重要。研究结果表明Fyn蛋白会在封闭和开放的构象之间交替进行,而在开放状态下其具有一定的酶类活性和聚集特性,为了让学习和记忆发生,Fyn蛋白需要形成动态集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组成Fyn蛋白的化学元素一定有C、H、O、N
B.睡眠期间Fyn蛋白几乎是封闭的构象
C.推测Fyn蛋白基因可能只存在于脑细胞中
D.Fyn蛋白的空间结构改变后可能会失活,也可能不会失活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元素组成有C、H、O、N等,故组成Fyn蛋白的化学元素一定有C、H、O、N,A正确;分析题意,Fyn蛋白在开放状态下具有一定的酶类活性和聚集特性,为了让学习和记忆发生,Fyn蛋白需要形成动态集群,睡眠期间学习、记忆等功能减弱,Fyn蛋白几乎是封闭的构象,B正确;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的细胞所含基因都相同,Fyn蛋白基因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只是在脑细胞中特异性表达,C错误;由题干可知,Fyn蛋白会在封闭和开放的构象之间交替进行,可推知构象改变会导致其功能改变,该现象下Fyn蛋白没有失去活性,但由于其他原因(如高温等)导致的空间结构改变后Fyn蛋白可能会失活,D正确。
5.(2025·湖北武汉模拟)头发可以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烫发是常见因素之一。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烫发时先用还原剂破坏肽链之间的二硫键(—S—S—),使之被还原成游离的巯基(—SH),易于变形;再用发夹和发卷将头发塑成一定的形状;最后用氧化剂在新位置形成二硫键,固定发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角蛋白属于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B.角蛋白变性可导致部分有关的化学键包括肽键、二硫键等断裂
C.在烫发过程中,角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加后减少
D.烫发后角蛋白无法恢复原有的空间结构,生活中应避免反复烫发
解析:角蛋白是构成头发的主要成分,属于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A正确;烫发时先用还原剂破坏肽链之间的二硫键(—S—S—),使之被还原成游离的巯基(—SH),再用氧化剂在新位置形成二硫键,所以角蛋白变性可导致部分有关的化学键包括二硫键等断裂,但肽键不会断裂,B错误;在烫发过程中,角蛋白的肽链之间的二硫键(—S—S—)先被还原成游离的巯基(—SH),再用氧化剂在新位置形成二硫键,肽键数不变,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加后减少,C正确;烫发后角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无法恢复原有的空间结构,生活中应避免反复烫发,D正确。
6.谷氨酸是人体中最丰富的氨基酸之一,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和食物以及母乳中。下列有关人体内谷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谷氨酸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
B.谷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C.若检测人体组织中谷氨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反应
D.谷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
解析:谷氨酸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谷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可以合成谷氨酸,也可以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A错误;谷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B正确;双缩脲试剂是检测肽或蛋白质的试剂,不能检测氨基酸,C错误;核糖体上合成的是肽链,不是氨基酸,D错误。
7.(2025·辽宁沈阳模拟)吗啡是一种生物碱,对人体有镇痛作用,经常使用吗啡会使病人上瘾。近年来,科研人员发现了比吗啡更具镇痛作用又不会使病人上瘾的物质,其分子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该化合物为五肽化合物
B.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共有4种R基
C.该化合物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D.该化合物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会出现紫色
解析:该化合物结构中含有4个肽键,是由5个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五肽化合物,A正确;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因为R基的不同而不同,该结构式中的5个R基依次是—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2,R基共有4种,B正确;该化合物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CO—NH—结构中,C错误;该化合物中含有肽键,因此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该物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8.(2025·广东汕头模拟)下图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一种蜘蛛所吐的胶原蛋白结构,该胶原蛋白是由二硫键(—S—S—)和肽键(—CO—NH—)将两条链状肽和环状肽连接起来形成的含有99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氨基、2个游离的羧基,氨基和羧基可用NH2和COOH表示
B.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了997个水分子
C.该蛋白质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加热、加酸、加酒精、加氯化钠都能使其变性失活
D.推测该胶原蛋白不能用来制作人体外科手术缝合线,因为该胶原蛋白不是人体细胞合成的
解析:氨基和羧基可分别用—NH2和—COOH表示,A错误;设环状肽含有M个氨基酸,形成一个肽键脱去一分子水,所以胶原蛋白分子中肽键数目=形成两条直链肽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环状肽脱去的水分子数+环状肽与直链肽连接脱去一个水分子=998-M-2+M+1=997,B正确;加氯化钠一般不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C错误;有些动物的胶原蛋白是可以用来制作人体外科手术缝合线的,D错误。
9.一分子胰岛素原水解成一分子胰岛素和一分子C肽(如图)。胰岛素流经肝脏时,会有一部分失活,而C肽不易被肝脏降解,因此测量血液中C肽水平能更好地反映胰岛B细胞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胰岛素和C肽由一条mRNA为模板翻译而成
B.C肽的形成过程涉及肽键的生成和断裂
C.胰岛B细胞受损可导致血液中C肽水平高于正常值
D.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C肽水平高于正常值
解析:由题意可知,一分子胰岛素原水解成一分子胰岛素和一分子C肽,据此可推测,胰岛素和C肽是由一条mRNA为模板翻译而成的,A正确;合成胰岛素原的过程中涉及肽键的形成,图中的1条肽链被水解成一分子C肽和两条肽链,断开了2个肽键,消耗2分子水,B正确;胰岛B细胞受损会导致胰岛素合成减少,而胰岛素含量可通过血液中C肽的量作出判断,据此可知,此时血液中C肽水平低于正常值,C错误;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含量高,但作用效果差,因而表现为糖尿病,据此可推测,胰岛素抵抗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C肽水平高于正常值,D正确。
10.(2025·广西北海模拟)胶原三肽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由猪皮、鱼皮为原料制备的胶原蛋白的最小结构单位,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由于胶原三肽的分子量很小,因此能够极有效地渗入角质层、真皮层和头发根部细胞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赖氨酸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B.胶原三肽由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C.a和b为肽键,形成胶原三肽要产生2个水分子
D.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结构多样,具有运输、防御等功能
解析:由图可知,赖氨酸有2个氨基和1个羧基,A错误;由图可知,胶原三肽由3种氨基酸(甘氨酸、脯氨酸以及赖氨酸)脱水缩合而成,B正确;a和b为肽键,需要形成2个肽键,因此要产生2个水分子,C正确;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结构多样,具有运输、防御等功能,D正确。
11.(2024·广东佛山一模)牛胰核糖核酸酶(RNaseA)由12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肽链构成,在特定条件下其空间结构能够发生如图所示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RNaseA在上述条件下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B.RNaseA的活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C.变性的RNaseA与双缩脲试剂不发生紫色反应
D.RNaseA适合保存在低温、低pH条件下
解析:据图可知,通过去除尿素和β 巯基乙醇,在空气中氧化,变性的RNaseA可以恢复活性,A错误;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RNaseA的活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B正确;变性的RNaseA含有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可以发生紫色反应,C错误;RNaseA适合保存在低温、适宜pH条件下,低pH可能导致酶失活,D错误。
12.(2025·河南南阳模拟)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所示)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该五十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五十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
B.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五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4个H2O
D.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解析:该五十肽水解脱掉4个丙氨酸应该水解8个肽键,形成的有机物中氧原子增加8个,A正确;若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五肽,由于有4个丙氨酸,所以可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B正确;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连接成一条长链,则将脱去3个H2O,C错误;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所以新生成的4条肽链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4个游离的羧基,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