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 第八单元 微专题9 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探究 讲义 (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模块三 第八单元 微专题9 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探究 讲义 (教师版)

资源简介

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探究
【典题引领】 (2024·山东卷)拟南芥的基因S与种子萌发有关。对野生型和基因S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及种子萌发率(%)如表所示,其中MS为基本培养基,WT为野生型,OX为基因S过表达株系,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培养时间 MS MS+脱落酸 MS+PAC MS+PAC+ 赤霉素
WT OX WT OX WT OX WT OX
24小时 0 80 0 36 0 0 0 0
36小时 31 90 5 72 3 3 18 18
A.MS组是为了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
B.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进种子萌发
C.基因S过表达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
解析:拟南芥植株会产生脱落酸和赤霉素,MS为基本培养基,可以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A正确;对比分析MS+PAC组和MS+PAC+赤霉素组可知,培养36小时,野生型和基因S过表达株系种子萌发率相同,不能说明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来促进种子萌发,B错误;由MS组和MS+脱落酸组数据可以直接看出,与野生型相比,加入脱落酸后,基因S过表达株系种子萌发率降低幅度较小,这说明基因S过表达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C正确;与MS组相比,MS+PAC组种子萌发率明显降低,这说明赤霉素能促进拟南芥种子的萌发,与MS组相比,MS+脱落酸组种子萌发率明显降低,这说明脱落酸能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因此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D正确。
1.验证尖端产生生长素
(1)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甲所示)。
(2)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如图乙所示)。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1)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面一段之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所示)。
(2)对照组:胚芽鞘不进行处理(如图乙所示)。
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
(2)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4.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5.探究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微专题练9
(总分: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2025·广东中山调研)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弯曲情况。实验结果为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②组水平生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A.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
B.②组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①③组胚芽鞘背地弯曲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的特性
D.①组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
解析:②③两组云母片插入位置不同,②组水平生长,说明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所致,因此该实验能够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A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②组插入的云母片不会阻止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①③组胚芽鞘背地弯曲生长,只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的抑制作用,C正确;根据实验遵循的对照原则,①组没有任何处理,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D正确。
2.(2025·黑龙江哈尔滨联考)顶端优势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现象,针对顶端优势的形成原因有多种不同看法,下表是某科研小组探究某种植物顶端优势成因进行的实验设计,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D )
项目 内容
Ⅰ 检测同一植株顶芽和侧芽基部的生长素浓度,分别记为X(顶芽)、Y(侧芽)
Ⅱ 检测同一植株顶芽和侧芽基部的细胞分裂素浓度,分别记为M(顶芽)、N(侧芽)
Ⅲ 将同一植株的顶芽和侧芽分别从芽基部取下并切去尖端,进行实验,分别检测促进其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记为A(顶芽)、B(侧芽)
Ⅳ 将同一植株的顶芽和侧芽分别从芽基部取下并切去尖端,进行实验,分别检测抑制其生长的生长素最低浓度,记为P(顶芽)、Q(侧芽)
A.若Ⅰ组中X<Y,说明侧芽生长受到抑制单纯由生长素浓度过高造成
B.若Ⅱ组中M>N,说明只由顶芽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即可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
C.若Ⅲ组中A<B,说明相同生长素浓度下,顶芽生长速度一定大于侧芽生长速度
D.若Ⅳ组中P>Q,说明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可能高于顶芽
解析:由于植物体内还有其他激素存在,故Ⅰ组中X<Y,不能说明侧芽生长受到抑制单纯由生长素浓度过高造成,A错误;仅根据Ⅱ组中M>N不能说明只由顶芽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即可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B错误;若Ⅲ组中A<B,说明侧芽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比顶芽的高,但无法确定相同生长素浓度下,顶芽和侧芽生长速度的关系,C错误;若在较低生长素浓度下侧芽出现抑制生长现象,说明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可能高于顶芽,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3.(20分)(2024·湖北黄石三模)准备5株同种且大小生长一致的植物幼苗进行如图1所示处理,每5天测量一次幼苗的伸长长度,以测试不同条件下植物生长的情况,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幼苗2去掉尖端,幼苗3去掉尖端并放置明胶块,幼苗4去掉尖端并放置含有生长素的明胶块,幼苗5去掉尖端将含有生长素的明胶涂抹于叶片上。
幼苗 5天后伸长长度/mm 10天后伸长长度/mm
1 15 29
2 4 9
3 5 10
4 14 31
5 8 20
(1)根据幼苗1与幼苗4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的尖端含有生长素,该物质的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以上幼苗中作为对照组的是幼苗1、幼苗2和幼苗3。
(2)以下现象可以证明生长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是B。
A.幼苗1的生长速度快于幼苗2和3
B.幼苗4的生长速度快于幼苗2和3
C.幼苗5的生长速度快于幼苗1
D.幼苗3比幼苗2生长更快
E.幼苗4比幼苗5生长更快
(3)若将幼苗1切割去掉尖端且仅将含有生长素的明胶块放置在切割边缘的左侧,幼苗1将会向右侧生长和弯曲,其原因是生长素作用于切割边缘的左侧,促进此侧细胞的伸长生长。
(4)现将以下4枝同种植物枝条进行扦插(图2),枝条4最容易生根存活,理由是侧芽能产生生长素,侧芽最多的枝条产生的生长素最多,促进枝条生根的能力最强。
解析:(1)由幼苗1和幼苗4的生长情况可以得出植物的尖端含有生长素,其合成部位主要是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幼苗1处于自然状态,幼苗2和3均未施加自变量(生长素)处理,均属于对照组,幼苗5是检验生长素在植物尖端以外位置施用的效果,属于实验组。(2)无法表明幼苗1生长速度快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A错误;为证明生长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必须证明当它存在时,植物会生长,而当它不存在时,生长不会发生,或生长速度要慢得多,幼苗4的生长速度快于幼苗2和3,能表明生长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B正确;题表数据显示,幼苗5的生长速度比幼苗1慢,C错误;幼苗2和幼苗3的生长情况大致相同,D错误;幼苗5与幼苗4相比无法表明生长素的必要性,E错误。(3)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将含有生长素的明胶块放置于幼苗切割去掉尖端边缘的左侧,左侧植物细胞会接收到来自明胶的生长素的作用,该侧细胞伸长生长,使幼苗1表现出向右侧生长和弯曲的特点。(4)侧芽能产生生长素,侧芽最多的枝条4产生的生长素最多,促进枝条生根的能力最强,故枝条4最容易生根存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