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细菌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2细菌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细菌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实验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着重引导学生从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方面理解细菌的主要特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自觉养成良好的 卫生习惯。引导学生从细菌发现史获得情感的提升。 通过图片、模型、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归纳,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细菌的形态结构,并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通过图片、技能训练中的计算、兴趣小 组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细菌的生殖特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 活中的相关问题:如外出吃饭时用水烫碗、手术消毒等,培养学生自觉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最后因引导学生分析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将知识深化提升,形成 系统的知识网络。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细菌有一些直观的认识,但不能准确说出细菌对人类的利与弊,也不能准确表述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本节课要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通过学生活动,认识细菌。根据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繁殖方式的学习,进而构建“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极为重要”这一重要概念。
学习目标确定
1.生命观念:描述细菌的主要结构特征:通过与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2.科学思维: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探究细菌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想:通过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推测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习良好的观察、分析、思考、合作探究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社会责任: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认同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技能训练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后,认同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4.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结构特征及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2.教学难点:巴斯德实验: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拓展了解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的原因。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学习评价综合评价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自评组评教师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预习情况兴趣态度知识点掌握情况……
6.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习活动 教学评价 设计意图
一、细菌的发 现 过渡:细菌无处不在,但我们能看见它们吗?那细 菌最初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1.教师讲演细菌的发现史2.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讲演 和课本内容思考一下问题:(1)巴斯德的通过鹅颈瓶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2)从细菌的发现故事中, 你对科学的发现过程有什么 新的认识 了解细菌的发现史, 根据教师的讲演 思 考并回答问题。 使学生初步了解 细菌的发现,引 导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切 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 学、关心科学的 态度。
二、细菌的形 态结构 1.说明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大约 10 亿粒细菌才只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电镜或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细菌的形态。图片展示电镜 下不同形状的细菌,了解许多细菌就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等特征来命名的。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2.引导学生观察细菌、动植 物细胞的模型,结合结构示意图说出模型中每个结构的名称。 3.比较细菌与动物细胞和 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的异同,完成表格。思考:(1)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哪些是特殊结构 (2) 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相比,最主要区别是?4.引导学生根据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断细菌的营养方式。 1.了解细菌的大小和形态特点。 2.观察细菌、动植物 细胞的模型,结合结 构示意图说出模 型中每个结构的名称。3.比较细菌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基 本结构的异同,完成 表格。思考问题。 4. 根据细菌与动植 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断细菌的营养 方式。 通过图片、 模型、比较细菌 与动植物细胞进 行比较归纳,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细 菌 的 形 态 结构,并推测出细 菌的营养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图形、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细菌的生殖 1.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生殖的图片判断出细菌的生殖方式。通过技能训练中的计算、 兴趣小组的探究实验引导学 生认识细菌的生殖特点。 3.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 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如外出吃饭时用水烫碗、手 术消毒等。 1. 通过仔细观察电镜下观察到的细 菌生殖的图片判断 出 细菌的生殖方式。2.通过技能训练中 的计算、兴趣小组的探究实验认识细菌 的生殖特点。3. 利用所学知识解 决日常生活中的 相关问题:如外出吃饭时用水烫碗、手术消毒等。 利用所学知识解 决日常生活中的 问题,以培养学 生思维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形成 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形成思维导图。 积极参与归纳、 总结,形成思维导图。 归纳、总结,形成思维导图。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检测和迁移性检测:书面作业——巩固提升训练1.链球菌可导致扁桃体发炎。下列关于链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体内无叶绿体C.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 D.单细胞生物2.我们的肠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细菌,其中大肠杆菌对人体不仅无害,还能制造维生素,有益人体健康。大肠杆菌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大肠杆菌的分类分别是(  )A.寄生 原核生物 B.寄生 真核生物C.共生 原核生物 D.共生 真核生物3.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个体微小,是单细胞生物 B.细胞中没有遗传物质C.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4.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结论是(  )A.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 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C.细菌由肉汤原有的细菌产生 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5.(6分)如图为某同学“观察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实验后,画出的细菌和真菌的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  ](填序号)。(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图________所代表生物的细胞中。(3)属于原核生物的是图________。有些这类生物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________,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4)能进行孢子生殖的是图________中的生物。(5)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
作业设计:实践作业1.请你将细菌的结构特点绘制成思维导图(最好图文并茂)。2.完善家庭细菌调查表。
评价项目课堂评价综合评价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第五课时自评组评教师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自评组评课外作业复习预习新课学习兴趣态度主动参与合作意识任务完成评价等级: 优、良、中、差总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