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4《人的性别决定》教学课件(共33张PPT)+教学设计(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4《人的性别决定》教学课件(共33张PPT)+教学设计(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4节 人的性别决定
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发展
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八年级下册
学 习 目 标
01.人的性别由什么决定的?
02.男女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03.为什么说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教学重点
1.观察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说明人的性别差异
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通过模拟实验,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重点
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想一想,议一议:
一位母亲生出的性别不同的双胞胎称为“龙凤胎”(右图)。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呢?男女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课堂导入
要点回顾:人的性别与什么有关呢?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
课堂导入
基因
性状
男女性别
染色体
存在于
人的性别与染色体有关吗?
控制
探究新知
0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探究新知
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
观察·思考
观察下列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讨论:①在上面两幅图中,哪一幅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一幅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分别在这两幅图中圈出性染色体。
② 想一想: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以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0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探究新知
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
观察·思考
观察下列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0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染色体的种类
男性
女性
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别的染色体不同,这对染色体彼此之间形态差别较大,而且与性别有关。
常染色体:除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外,其余的22对染色体在男女之间没有差别;
探究新知
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
观察·思考
观察下列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0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2.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男性
女性
22对+XX
22对+XY
探究新知
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
观察·思考
观察下列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0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3.男女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
男性
女性
XX
XY
探究新知
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
观察·思考
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要减半
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0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4.男女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
22条+X
22条+X或22条+Y
探究新知
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
学以致用
0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提示: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成单存在。
探究新知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探究新知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婚配
亲代
子代
XX
X
XY
X
Y
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呢?
女性
男性
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含有X染色体,一种含有Y染色体
女孩
男孩
探究新知
模拟人的性别决定
实验·探究
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探究人的性别决定,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黑、白围棋子,纸盒等
1. 实验目的
2. 材料用具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探究新知
3.方法步骤
①黑围棋子代表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
②3人一组,先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一个纸盒中,这20枚围棋子表示精子;再将10枚白围棋子放入另一个纸盒中,这10枚围棋子表示卵细胞。
③将装有“精子”的纸盒摇匀后,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精子”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负责从装有“卵细胞”的纸盒中取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两枚棋子代表的性染色体组成。每次取完并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原纸盒。重复上述操作,共记录10次-
④设计表格记录本小组的模拟结果。再汇总统计全班的结果,
实验演示视频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模拟人的性别决定
实验·探究
3.方法步骤
探究新知
4. 实施实验及如实记录
每次取完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去,摇匀再取,共记录10次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女(XX)
男(XY)
本组数据 女:男= : 第 组
X染色体
Y染色体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模拟人的性别决定
实验·探究
探究新知
5.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
全班数据汇总 组别 女:男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第六组 :
第七组 :
第八组 :
第九组 :
第十组 :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①本小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是怎样的?
②汇总全班数据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③模拟探究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尝试用遗传图解说明问题
女:男=1 :1。
女:男=1:1。
模拟人的性别决定
实验·探究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探究新知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遗传图解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XY
XX
X
Y
X
X

生殖细胞
产生精子
产生卵细胞

XX
XY
XX
XY
受精卵
孩子性别
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的类型!
探究新知
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的类型
学以致用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有些人认为:生男还是生女,责任全在女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女性的只产生一种卵细胞,而男性产生两种精子。生男生女取决于哪一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探究新知
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的类型
学以致用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有的人为了满足家庭中有男孩或有女孩的愿望,
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
这种做法对吗?如果许多人都这样做,
对人类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不对;这样做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男女性别失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我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不断失调,据报道,中国的00后一代将来会产生1300万光棍。
男孩女孩一样精彩!
探究新知
分析和解释数据
思维训练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得到的我国人口性别构成情况如右侧图文资料所示。请分析数据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些数据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矛盾吗?为什么?
②这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结论之一是: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得到改善。资料中的哪些数据支持这一结论?
男性人口51.24%
女性人口48.76%
①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与2010年的105.20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②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注:性别比是以女性人口为100,计算男性与女性的比例。
因为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母亲每生一个孩子时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因此在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就不一定是1:1。但是统计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男女比例接近1:1。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探究新知
双胞胎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知识拓展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在生活中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双胞胎有的性别相同,有的性别不同?
探究新知
双胞胎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知识拓展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同卵双胞胎:即单卵双胞胎,是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接受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和基因物质,因此他们性别相同 。
探究新知
双胞胎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知识拓展
02 生男生女的奥秘
同卵双胞胎:女性因某种原因同时排出两个卵细胞并同时分别和含X\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受精,形成两个不同的受精卵 。然后分别发育成两个独立的个体,长大后差异比较大,并且可以为同性也可以为异性.由两个不同的受精卵发育成的双胞胎 。
课堂总结
思维导图
人的性别决定
常染色体:22对
生男生女的奥秘
性染色体:1对
人的染色体(23对)
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生儿生女概率均等(1:1)
课堂练习
【例1】如图示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图解,
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知A为男性,B为女性
B.从图中可知男女的染色体数目是不一样的
C.从图中可知人体由23对常染色体构成
D.从图中可知人体细胞中含有一条性染色体X或Y
A
正确,第23对性染色体为XY(形态、大小差异大),符合男性性染色体组成;B的第23对性染色体为XX(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符合女性性染色体组成
错误,男女的染色体总数均为23对(46条),差异仅在于性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常染色体数目完全相同
错误,人体由22对常染色体 + 1对性染色体构成,共23对染色体,并非 “23对都是常染色体”
错误,人体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男性为XY(两条性染色体),女性为XX(两条性染色体);只有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性染色体才是一条(精子含X或Y,卵细胞含X)
课堂练习
【例2】下列关于人的性别遗传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男女性别差异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②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基因无关
③胎儿的性别取决于父亲的精子携带的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
④受精卵分裂、分化后形成的子细胞都含有X和Y染色体
⑤X、Y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内
A.①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男、女性在生殖器官、第二性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男女性别差异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A
错误,性别确实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但性染色体上也携带有控制性状的基因,这些基因对性别的发育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性别不仅由性染色体决定,也与基因密切相关
正确,在人类的生殖过程中,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和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而女性只能产生一种携带X染色体的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如果精子携带的是X染色体,则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如果精子携带的是Y染色体,则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错误,精卵在分裂、分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包括染色体)是保持不变的。对于男性胎儿来说,其受精卵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分裂、分化后形成的子细胞(体细胞)都含有X和Y染色体;但对于女性胎儿来说,其受精卵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分裂、分化后形成的子细胞(体细胞)都含有两条X染色体,而不含Y染色体。
错误,它们不仅存在于生殖细胞内(精子和卵细胞),也存在于体细胞内。
课堂练习
【例3】民间流传着各种预测胎儿性别的说法,比如“酸儿辣女”“从肚子形状看男女”,这些说法都不科学。真正决定胎儿性别的是(  )
A.23 对染色体中的任何一对
B.女性卵细胞的类型
C.男性精子的类型
D.孕妇的饮食习惯
C
错误,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仅为第23对性染色体,而非“任何一对”
错误,卵细胞均携带X染色体,类型相同,无法决定性别
正确,如果卵细胞与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为XX,发育为女性。 如果卵细胞与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为XY,发育为男性。 因此,胎儿的性别取决于男性精子的类型(X或Y染色体)
错误,孕妇饮食习惯不影响染色体组合
课堂练习
【例4】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表示正确的是( )
A.22条+XX 22条+XY
B.22对+XY 22对+XX
C.23条+XX 23条+XY
D.23对+XY 23对+XX
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所以,男性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X,故B正确,ACD错误。
B
课堂练习
【例5】男女的性别比例总是接近1:1,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  )
A.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B.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C.女性能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卵细胞,且两种卵细胞的比例相同
D.男性能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并且两种精子的比例相同,与卵细胞结合的机率相同
错误: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两条性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同,在形成精子时会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类型的精子,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只形成一种卵细胞,但这些并不是男女的性别比例总是接近1:1的原理
D
错误,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形成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这不是男女的性别比例总是接近1:1的原理
正确,男性能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并且两种精子的比例相同,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形成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率相同,因此男女的性别比例总是接近1:1
第四节 人的性别决定/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6.2.4 人的性别决定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1课时
课题 第四节 人的性别决定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源于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具体为《人的性别遗传》。该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基因、性状、染色体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是遗传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全面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具有关键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观察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掌握男女体细胞及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2.通过模拟实验,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理解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类型。 3.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人口性别数据,如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素养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认识男女的性别差异,从微观上理解性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作用,以及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对后代性别的影响。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模拟人的性别决定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识到人为干预胎儿性别会导致男女性别失衡,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观察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通过模拟实验,说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展示龙凤胎图片】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展示一张有趣的图片,大家看,这是一对“龙凤胎”。他们是由一位母亲同时生下来的,可性别却不同。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会不一样呢?男女性别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给学生一些思考和发言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和父母有关等) 【引入民间说法讨论】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关于生男生女的说法,像“酸儿辣女”“从肚子形状看男女”。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些说法呀?觉得它们有没有道理呢?现在咱们先不着急下结论,等学完今天的知识,大家就会有更科学的判断啦。那人的性别到底和什么有关,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新知探究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活动一 观察男女染色体差异 【引入】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位母亲生出的性别不同的双胞胎称为“龙凤胎”。那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呢?男女性别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人的性别决定,首先看看男女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问题】请大家观察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在上面两幅图中,哪一幅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一幅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分别在这两幅图中圈出性染色体。②想一想: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以性染色体为判断依据,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教师讲解】评价学生的回答,强调正确答案。接着介绍染色体的种类,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别的染色体不同,这对染色体彼此之间形态差别较大,而且与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除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外,其余的 22 对染色体在男女之间没有差别,叫做常染色体。 【学生活动】 1.学生仔细观察染色体排序图,进行思考和讨论。 2.部分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指出能区分男女染色体的特征,如男性有一对形态差别较大且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性染色体)。 3.对于性染色体数量及精子、卵细胞类型,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男性精子和女性卵细胞中都有 1 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两种精子,女性只有含X染色体一种卵细胞。
活动二 学习男女染色体组成 【问题】根据前面的观察和分析,大家思考一下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什么?男性呢?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有什么变化?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又是什么样的? 【教师讲解】评价学生的回答,强调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成单存在。总结男女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情况,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生活动】 1.学生结合之前的知识和讨论,进行思考和总结。 2.学生回答: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22 对 + XX,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22 对 + XY,性染色体组成是XY。 3.对于生殖细胞,学生回答: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要减半,女性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22 条 + X,男性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是 22 条 +X或 22 条 +Y。
二、生男生女的奥秘 活动一 探究生男生女机会是否均等 【引入】我们已经知道了男女染色体的差别以及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那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探究一下。 【问题】在模拟实验中,我们用黑、白围棋子分别代表什么?如何模拟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教师活动】 1.巡视各小组实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引导学生正确设计记录表格,提醒学生如实记录数据。 3.展示全班汇总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实验相关内容,了解实验目的、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2.学生回答:黑围棋子代表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 3.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方法步骤操作,一位同学从装有“精子”的纸盒中随机取一枚棋子,另一位同学从装有“卵细胞”的纸盒中取一枚棋子,第三位同学负责记录两枚棋子代表的性染色体组成。每次取完并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原纸盒,重复操作 10 次。 4.设计表格记录本小组的模拟结果,然后汇总统计全班的结果。
活动二 分析生男生女的原理及相关问题 【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生男生女取决于什么?②有些人认为生男还是生女,责任全在女性,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③有的人为了满足家庭中有男孩或有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如果许多人都这样做,对人类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教师讲解】评价学生的回答,强调生男生女的原理,通过遗传图解进一步解释: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产生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有两种,一种含有X染色体,一种含有Y染色体,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所以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同时,结合我国男女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实际情况,强调要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男孩女孩一样精彩。 【学生活动】 1.学生思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回答: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的类型;“生男还是生女,责任全在女性”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而男性产生两种精子,生男生女取决于哪一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不对,这样做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男女性别失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节人的性别决定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染色体的种类 o常染色体:22对 o性染色体:1对 2.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o男性:22对+XY o女性:22对+XX 3.男女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 o男性:XY o女性:XX 4.男女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 o男性:22条+X或22条+Y o女性:22条+X 二、生男生女的奥秘 1.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o遗传图解 o模拟实验 2.影响因素 o取决于男性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类型 3.科学看待生男生女 o打破生育规律的危害 o正确态度
课后作业 1.如图示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图解,对此描述正确的是(A ) A. 从图中可知A为男性,B为女性 B. 从图中可知男女的染色体数目是不一样的 C. 从图中可知人体由23对常染色体构成 D. 从图中可知人体细胞中含有一条性染色体X或Y 2.下列关于人的性别遗传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①男女性别差异属于一对相对性状 ②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基因无关 ③胎儿的性别取决于父亲的精子携带的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 ④受精卵分裂、分化后形成的子细胞都含有X和Y染色体 ⑤X、Y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内 A. ①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民间流传着各种预测胎儿性别的说法,比如“酸儿辣女”“从肚子形状看男女”,这些说法都不科学。真正决定胎儿性别的是(C ) A. 23 对染色体中的任何一对 B. 女性卵细胞的类型 C. 男性精子的类型 D. 孕妇的饮食习惯 4.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表示正确的是( B) A. 22条+XX 22条+XY B. 22对+XY 22对+XX C. 23条+XX 23条+XY D. 23对+XY 23对+XX 5.男女的性别比例总是接近1:1,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D ) A.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B. 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C. 女性能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卵细胞,且两种卵细胞的比例相同 D. 男性能产生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并且两种精子的比例相同,与卵细胞结合的机率相同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展示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较好地让学生理解了人的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这一重点知识。模拟实验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直观地认识到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学生在理解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时仍有困难,后续应加强这方面的讲解和练习。此外,对于一些拓展知识,如双胞胎的形成,讲解时间略显仓促,学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