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时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第109页练习与应用第19~20题、第110页探索与实践第22题。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说出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如调查、测量、实验等,并理解每种方法的适用场景。2.熟练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如分类、排序、分组等,能够运用合适的方式(如表格、统计图)表达整理后的数据。教学重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数据。教学难点从大量数据中准确提取关键信息,运用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有效表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和推断。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如:学校要举办运动会,想了解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的视力情况等。教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对,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板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二、复习数据收集的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次介绍调查、测量、实验等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调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以问卷调查为例,展示一份关于“同学们最喜欢的学科”的调查问卷,讲解设计问卷的要点,如问题清晰、选项全面等。测量:举例说明测量在收集数据中的应用,如测量同学们的身高、体重等,强调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实验:列举科学实验中收集数据的例子,如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变量、记录数据。三、复习数据整理的方法1.分类:展示一组杂乱的数据,如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物品信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分类、按形状分类等,让学生理解分类的作用是使数据更有条理。2.排序:给出一组同学的考试成绩数据,讲解如何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强调排序可以清晰地看出数据的大小关系。四、复习数据表达的方法展示一个简单的统计表格,如班级同学的出勤情况表,讲解表格的结构(表头、行列等)和制作方法,强调表格能清晰、简洁地呈现数据。让学生根据之前整理的数据,尝试制作一个表格进行表达,然后小组内交流互评,教师选取优秀作品展示。五、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9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订正。2.完成练习与应用第20题及探索与实践第22题。课后调查,全班分享。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复习,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有了系统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在选择合适的数据表达方法上还存在困难。后续教学中,需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