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功能。阐述骨、关节和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协调配合产生运动的过程。说明运动时常见损伤的预防方法,树立安全运动的健康意识。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与运动产生的过程。肌肉群收缩与舒张的协调关系对运动的影响。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协作机制。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篮球运动员投篮的图片,提问“完成投篮动作时,身体哪些结构在配合?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如何分工?”。【学生活动】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推测与“骨头、胳膊上的肌肉、关节转动”等有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运动场景引发思考,建立“神经系统支配运动系统”的初步认知,自然导入本节课主题。新知探究一、运动系统的组成【教师活动】展示“人体骨骼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骨的分布,介绍成年人骨骼的组成,类比“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学生活动】观察示意图,圈出熟悉的关节(如肩关节、膝关节),初步认识骨与关节的位置关系。【教师活动】展示“关节示意图”,组织学生活动肩、肘、髋等关节,感受其灵活性。【学生活动】动手操作,记录不同关节的活动范围,思考“运动时哪些关节易受伤”。【教师活动】讲解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软骨)。【教师活动】展示已除去部分皮肤的鸡翅,让学生触摸关节头和关节窝,并思考“关节对骨运动的意义”。【学生活动】组内轮流戴手套摸、感受,让鸡翅运动,交流关节对骨运动的作用并记录。【教师活动】手持鸡翅标本,结合骨骼肌示意图,提问:“鸡翅能运动,与图里骨骼肌的肌腹、肌腱、关节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观察骨骼肌示意图后,用鸡翅标本找肌腹、肌腱,对比图和实物,说出肌腹的收缩舒张功能、肌腱连骨特点。【教师活动】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一”。【学生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练习。【教师活动】总结:骨、关节和肌肉协同配合,共同组成了运动系统。【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结合课件图示和任务单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关联图示与实物,理解骨、关节和骨骼肌的作用,以及运动系统各部分协同实现运动的原理,借助多环节互动,突破抽象知识,构建运动系统组成与功能的直观认知。二、神经系统支配下运动的产生【教师活动】展示屈肘、伸肘动作的肌肉变化示意图,提问“屈肘和伸肘时,胳膊上的肌肉状态有何不同?”【学生活动】做屈肘、伸肘动作,感受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硬(收缩)”和“变软(舒张)”。【教师活动】讲解肌肉一组收缩、一组舒张的协作原理,强调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学生活动】填写并补充记录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相反。【教师活动】提问:长跑时除了腿脚运动,还有哪些系统在工作?引导学生联系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等现象。【学生活动】讨论得出“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循环系统运输营养,消化系统提供能量”等结论。【教师活动】呈现瘫痪患者肌肉图,讲解神经损伤致瘫痪、肌肉萎缩的原理。【学生活动】交流讨论并阐述“神经支配骨骼肌,神经受损会让相应部位运动障碍、肌肉功能退化”的理解。【教师活动】布置作业:结合教材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二”的第1、2小题。【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第1题围绕跑步时腿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展开,第2题分析神经信号传递受阻对运动的影响。【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答案,强调运动过程中骨、关节、肌肉的协同作用以及神经系统的关键支配作用,还有其他系统的配合。【设计意图】通过动作体验,将抽象的“肌肉协作”转化为直观操作,突破神经系统支配肌肉收缩的难点。拓展学生对“运动依赖多系统协作”的认知,完善知识体系。三、体育运动与健康【教师活动】展示PPT中“运动损伤案例图”,提问“运动时如何避免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并带领学生完成表格。【学生活动】结合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完成学习任务单中“学习任务三”。【教师活动】总结学生观点,强调:运动前充分热身可使肌肉和关节更灵活;避免过度用力能减少损伤。联系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说明“动作协调”对预防损伤的意义。【教师活动】呈现冰球运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作为青少年如何从自身运动、带动他人等角度,助力全民健身。【学生活动】讨论、交流,梳理助力全民健身的做法。【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科学运动意识。四、学以致用【教师活动】提问:掌握了以上知识,请大家思考并回答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四”。给学生2分钟独立思考时间后,组织小组交流。【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第1题结合运动系统组成知识,总结“骨、关节、肌肉配合,神经系统支配,还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第2题联系肌肉收缩、舒张原理,得出“轻拉肌肉可利用肌肉舒张特性缓解紧张,避免二次损伤”。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与同学交流学习任务单的答案。【教师活动】结合PPT中的运动系统结构图和肌肉协作原理进行讲解,纠正偏差。【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题,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运动场景结合,检验学生对“运动系统协作”“肌肉特性”等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实现从懂知识到会应用的转化。课堂小结本节课认识和梳理了运动系统的组成:由骨、关节和肌肉构成,骨通过关节连接成骨骼,关节有灵活结构,肌肉分肌腹和肌腱。还了解到运动产生是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骨绕关节活动,如屈肘、伸肘时肌肉协同工作。同时知道运动需多系统配合,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要树立安全运动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