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授课老师 授课班级 班级人数
课题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1)生物观念:通过体验呼吸运动等活动,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形成关于呼吸生理的基本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胸廓变化与呼吸肌收缩舒张的关系等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参与模拟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态度责任:通过了解呼吸生理对人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的态度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模拟实验,理解胸廓容积变化与呼吸的关系,突破这一难点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 (2)让学生清晰认识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原理,包括肺泡的结构特点对气体交换的重要性,此为重点内容,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呼吸系统功能的完整认知。 (3)帮助学生理解进入血液中的氧最终到达人体组织细胞被利用的过程,这对于学生整体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和意义至关重要。
教学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一重要生理过程。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等知识点。通过体验呼吸运动、物理学模型演示、挤压气球感受气体压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胸廓的组成以及呼吸肌收缩和舒张与胸廓变化的关系,进而理解外界气体进入肺和肺内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通过观看气体交换动态图、分析肺泡结构特点以及讨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使学生明白气体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扩散原理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机制。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准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深刻理解肺泡、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知晓进入血液中的氧最终到达人体组织细胞被利用的过程,为后续学习人体呼吸相关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呀,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当我们在下水游泳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当水漫过我们的胸部之后,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呢?(下水游泳、水漫过胸部)(生:)(纷纷开始回忆并交流)有的同学会说感觉呼吸变得有些吃力了呢。(师:)哇,看来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呀,那你们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吗?别着急,接下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啦。(师:)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这一非常有趣的知识哦。(师:)让我们从我们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启这趟充满知识的旅程吧。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师:)首先呢,我们来看一组非常生动的肺和胸廓的图片哦,(展示课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地认识一下胸廓的组成呢。(肺和胸廓的图片、胸廓的组成)(生:)(聚精会神地观察图片,仔细地认识胸廓的组成,包括那一根根的肋骨、坚实的脊柱以及灵活的膈肌等围成的那个独特的空腔。) (师:)非常好呀,那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特别有趣的体验活动哦。请同学们轻轻地将双手分别放在两肋处和胸骨处,然后认真地感受一下,在我们进行深吸气和深呼气的时候,胸廓到底是如何变化的呢?(深吸气和深呼气、胸廓的变化)(生:)(开始专注地做体验活动,当深吸气时,能清晰地感觉到肋骨仿佛在向上向外有力地运动着,胸廓也随之慢慢扩大;而当深呼气时,肋骨又会向下向内缓缓地运动,胸廓也就相应地缩小了。) (师:)哇,大家观察得可真仔细呀,那接下来呢,我们一起来播放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哦,(播放动画)然后大家一起思考一下,胸廓的这种变化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胸廓的变化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生:)(结合手中的教材,目不转睛地观察思考,然后开始交流讨论)哦,原来呀,肋间肌收缩的时候,肋骨就会向上运动,胸廓也就跟着扩大了;而肋间肌舒张的时候,肋骨就会向下移动,胸廓也就缩小了呢。(师:)嗯,说得非常正确,这里要特别强调哦,肋间肌收缩的同时呢,膈肌也会跟着收缩,膈肌向下运动,会让胸廓的上下径变得更大,这样胸廓也就进一步扩大了。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呀,胸廓扩大和缩小,气体为什么就能进出肺呢?(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认真地回答)哦,原来是这样呀,当胸廓扩大的时候,肺就会随之扩张,肺内的气压就会降低,外界的气体自然而然就被吸入啦;而当胸廓缩小的时候,肺就会回缩,肺内的气压就会升高,于是气体就被呼出了呢。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呀,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特别的注射器哦。(出示注射器)请同学们用手指轻轻地堵住出气孔,然后试着推动和拉伸手柄,感受一下注射器内的气压到底是怎么变化的,体会一下容积的变化和气压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注射器内的气压变化、容积与气压的关系)(生:)(开始动手操作,认真地感受气压的变化) (师:)好啦,那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吧,(列出详细的表格)大家一起认真地总结一下吸气、呼气时各结构的状态哦。 项目 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 肺状态 肺内气压 结果 吸气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胸廓扩大 肺扩张 肺内气压降低 外界气体进入肺 呼气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胸廓缩小 肺回缩 肺内气压升高 肺内气体排出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师:)同学们呀,气体在呼吸运动的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了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的第一次交换哦,它并不是呼吸的终点呢,只是刚刚开始啦。那大家想一想呀,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之间到底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生:)(一个个都带着满满的疑问,期待着答案的揭晓)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哦,(演示喷洒香水的实验)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呀,老师只是在一个小小的角落喷了少量的香水,为什么每个同学都能很快地闻到呢?(喷洒香水实验)(生:)(开始思考这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初步感知到了气体扩散的神奇之处) (师:)这就是气体扩散的原理啦,一种气体总是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达到平衡状态呢。(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 98 页的 “想一想,议一议” 哦。(教材第 98 页的 “想一想,议一议”)(生:)(都非常认真地阅读教材,开始思考和讨论) (师:)根据大家的反馈和讨论呀,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与我们吸入的气体相比呢,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减少了,那减少的这些氧气到底去了哪里呢?哦,原来它们进入了血液呀。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这些二氧化碳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呀,它们来自血液呢,这就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神奇结果哦。(师:)接着呢,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展示的肺泡的结构哦,(展示课件)大家一起思考一下呀,肺到底有哪些特别的结构特点是用于进行气体交换的呢?(肺泡的结构特点用于气体交换)(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认真地回答)哦,原来呀,肺是由许许多多的肺泡组成的呢,而且肺泡外面还缠绕着非常丰富的毛细血管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仅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可太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啦。 (师:)非常好呀,那我们再来深入地讨论一下,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到底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播放动画: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动画)(生:)(都目不转睛地认真观看动画,努力理解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 (师:)大家一起总结一下吧,因为肺泡里充满了刚刚吸进来的新鲜空气呀,所以肺泡里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要多得多,那么氧气就会从肺泡慢慢地进入血液;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要多,所以二氧化碳就会从血液慢慢地进入肺泡。 (师:)那进入血液中的氧最终会到达人体的什么部位被利用呢?(生:)(纷纷回答)进入血液中的氧,会通过我们全身的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的线粒体里被利用呢。 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师:)现在我们来思考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哦。(1)刚下水游泳的时候,如果水漫过了胸部,为什么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呢?(刚下水游泳、水漫过胸部与呼吸吃力的关系)(生:)(思考了一会儿后回答)哦,原来是因为水的压迫使得我们的胸廓无法顺利地扩大,这样就导致肺内的气压无法顺利地降低,气体也就不容易进入我们的肺部啦。 (师:)(2)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用于抢救急性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方法呢,当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然后冲击被救者的上腹部,这样就能使堵塞物的异物排出啦。那此时被救者体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海姆立克急救法与被救者体内变化)(生:)(思考了一会儿后回答)哦,原来是隔顶部上升了,胸腔的容积就缩小了,肺内的气压也就增大了,这样就可以把异物给挤出来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