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植物的呼吸 教案(表格式)-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2 植物的呼吸 教案(表格式)-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3.1.2 植物的呼吸 - 教学设计 - 2024 - 2025 学年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授课人 某某某
教材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聚焦于植物的呼吸。它在整个生物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呼吸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生理过程,与之前学过的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知识相互关联,同时也为后续学习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内容奠定基础。 (2)本节课深入介绍了植物呼吸的基本概念、过程以及其在植物生命活动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实例分析等方式,理解植物呼吸的本质。例如,通过探究种子呼吸时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等实验,直观地感受植物呼吸的现象;通过分析植物呼吸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植物呼吸的实际意义。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植物呼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同时,学生能认识到植物呼吸与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对植物呼吸过程和原理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物质与能量相统一的生命观念。理解植物细胞内呼吸作用的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认识到植物呼吸是维持其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是生命系统有序运转的基础。例如,明白线粒体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其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能够高效地进行能量转换。 (2)科学思维:在探究植物呼吸现象和原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够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得出科学的结论。例如,在探究种子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已知的化学知识,推理出二氧化碳的产生;同时,能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提出新的问题和假设,培养创新思维。 (3)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和完成探究植物呼吸相关问题的实验,学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科学方法。例如,在探究植物呼吸是否消耗氧气的实验中,能够合理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实验条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4)社会责任:使学生认识到植物呼吸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植物呼吸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等。同时,能够积极宣传植物呼吸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植物呼吸的概念、过程和实质,掌握植物呼吸的反应式。明确植物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了解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即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能够运用植物呼吸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粮食的储存、水果的保鲜等。 (2)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植物呼吸的现象和原理,理解植物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学生准确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到它们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澄清石灰水、蜡烛、玻璃瓶、漏斗、试管、温度计、燃烧匙等。 (2)教材、相关的生物学资料和参考书籍,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教师的教学参考。 (3)练习试卷和问题卡片,包含与植物呼吸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供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哪位同学能简单回顾一下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呢? (等待 1 分钟,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学生: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反应式是二氧化碳 + 水 →(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师:非常好!大家对光合作用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我们知道,光合作用为植物制造了有机物,储存了能量。那么,植物是如何利用这些有机物和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呢?就像我们人类,吃进去的食物要经过消化吸收,释放出能量才能维持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其实,植物也有类似的过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植物的呼吸。通过这节课,我们将揭开植物呼吸的神秘面纱。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究《植物的呼吸》。 二、探究新知 环节一:探究植物呼吸时释放能量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实验。老师这里有两个保温瓶,一个装有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煮熟的种子。现在,我分别在两个保温瓶中插入温度计,大家观察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教师进行操作,学生观察并记录) 一段时间后,教师: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呢? 学生: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内温度计示数升高了,而装有煮熟种子的保温瓶内温度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 教师:非常好!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学生:可能是萌发的种子在进行某种活动,释放出了能量,使温度升高。 教师:对,这是因为萌发的种子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所以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内温度升高。而煮熟的种子已经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接下来,我们一起总结一下这个实验的结论。 教师板书:植物呼吸时释放能量。 教师:大家想一想,在农业生产中,刚收获的粮食如果不及时晾晒,堆放在一起就容易发热,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粮食在呼吸,释放出了能量,热量积聚在一起,所以容易发热。 教师:非常正确!这就是植物呼吸释放能量在生活中的一个体现。 环节二:探究植物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个实验。老师准备了两个广口瓶,一个装有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煮熟的种子,并且都密封放置一段时间。现在,我分别向两个广口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大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教师进行操作,学生观察并记录) 教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呢? 学生:装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而装有煮熟种子的广口瓶中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变化。 教师:很好!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么,从这个实验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产生了二氧化碳。 教师:对,这说明植物呼吸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实验的原理。种子在呼吸过程中,分解有机物,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所以石灰水变浑浊。而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石灰水不变浑浊。 教师板书:植物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 教师: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到,地窖里如果储存了大量的蔬菜,人进去之前要先进行通风。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蔬菜在呼吸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地窖里二氧化碳浓度可能会很高,人进去会有危险。 教师:非常棒!这就是植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 环节三:探究植物呼吸时消耗氧气 教师:同学们,我们继续探究植物呼吸的另一个重要现象。老师这里有两个密封的玻璃罩,一个里面放有萌发的种子,另一个里面放有煮熟的种子。在玻璃罩内分别点燃一支蜡烛,大家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教师进行操作,学生观察并记录) 教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呢? 学生:装有萌发种子的玻璃罩内蜡烛很快熄灭了,而装有煮熟种子的玻璃罩内蜡烛正常燃烧。 教师:很好!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是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消耗了氧气,导致玻璃罩内氧气不足,蜡烛熄灭。 教师:对,这说明植物呼吸时会消耗氧气。种子在呼吸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获取氧气,用于分解有机物。而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不会消耗氧气,所以蜡烛能正常燃烧。 教师板书:植物呼吸时消耗氧气。 教师:大家想一想,在储存水果和蔬菜时,为什么要降低氧气浓度呢? 学生:降低氧气浓度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期。 教师:非常正确!这就是植物呼吸消耗氧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四:总结植物呼吸的概念和反应式 教师: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探究了植物呼吸的三个重要现象: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那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植物呼吸的概念。植物呼吸是指植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教师板书:植物呼吸的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教师:接下来,我们用一个反应式来表示植物呼吸的过程。 教师板书: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教师:大家要注意,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就像一个“动力工厂”,能够高效地进行呼吸作用,为细胞提供能量。 环节五:比较植物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大家先思考一下,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一段时间后,教师: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呢? 小组代表: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需要光能,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而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不需要光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它们的联系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为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教师:非常好!这个小组总结得很全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它们共同维持着植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三、巩固练习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 1. 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 B. 有机物和氧气 C. 水和氧气 D. 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2. 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在白天进行 B. 只在晚上进行 C. 白天和晚上都进行 D. 只在有光的时候进行 3. 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贮藏时间,主要原因是( ) A. 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 B. 减少了果皮损伤 C. 保持了适宜的温度 D. 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浓度 (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教师巡视并指导)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答案。第一题选 A,因为植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第二题选 C,植物呼吸作用白天和晚上都在进行;第三题选 A,用保鲜袋包裹水果,降低了氧气浓度,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贮藏时间。大家都答对了吗?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看一道简答题。请简要说明植物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学生进行思考和作答,教师请几位学生回答) 学生:在农业生产中,中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时要保持干燥和低温,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教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植物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多应用,如合理灌溉、施肥等也与植物呼吸作用有关。合理的灌溉可以保证植物根系有良好的呼吸环境,合理施肥可以提供植物呼吸作用所需的物质。大家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呼吸。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了解了植物呼吸时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的现象,掌握了植物呼吸的概念和反应式。同时,我们还比较了植物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到它们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更加关注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谁能总结一下? 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呼吸,知道了植物呼吸会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还掌握了植物呼吸的概念和反应式,以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教师:总结得很好!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多观察生活中的植物现象,发现更多与植物呼吸相关的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这样,我们对生物学的学习会更加深入和有趣。
作业设计 (1)请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常见的植物,如盆栽花卉,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其呼吸作用的现象。例如,可以探究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的变化。并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写成一份简单的实验报告。 (2)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植物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并以“植物呼吸与生态平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300 字的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3)完成教材上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