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课 型 新 课 时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第2章“生物的排泄”第二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核心内容。本节主要概念有:血液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学情分析 学生知识:在《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一课时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认识了肾单位的结构。学生已有能力和态度:初一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强;初步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和能力,可以从文字图片中获取简单信息,具有初步的分析推断能力。学习困难在于肾单位通过对血液的滤过与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这一过程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直接观察,理解有一定难度;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思维深度也有很大局限性。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能够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掌握尿的形成过程和排出途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通过比较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尝试说出尿液的形成过程; 3. 通过对比不同健康状况下尿液成分的变化,以及了解泌尿系统疾病对生活的影响,感受人体生理功能的精妙与复杂,增强关注自身健康、爱护身体的意识,激发对生物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4.从稳态与平衡观的角度,说明尿液形成的意义,关注人体健康。教学重点 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 尿的形成过程,特别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教学难点 1. 理解尿形成过程中血液、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变化及其原理。 2.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与尿的形成和排出相关的生理现象。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教学用具 ppt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活动与任务 设计意图学 生 教 师导入 回顾之前学过的人体消化系统的知识,简单说一说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器官和其功能。为我们今天学习人体另一个重要的排泄系统——泌尿系统做一些知识铺垫。 展示情境:播放一段人们在炎热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随后去卫生间排尿的视频。提问:同学们,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人们运动后会出汗,之后又会去排尿,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身体会产生尿液,尿液又是如何形成和排出体外的呢?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回忆交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出问题 为什么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活动一:观察模型,认识泌尿系统组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模型,在课本上找出泌尿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并互相指认。 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教师在旁边适时进行纠正和补充。 活动二:分析资料,了解各器官功能 学生阅读并分析每个器官的功能。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教师总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输尿管连接肾脏和膀胱;膀胱是一个囊状结构,位于盆腔内;尿道则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 教师归纳: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能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 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型,学生能够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其大致位置。 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学生能够阐述泌尿系统各器官的主要功能探究循证 任务二:肾脏的结构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3.结合右图识别结构。 1.结合实验观察,描述肾的结构分为哪几部分? 2.肾的皮质和髓质哪部分颜色深?为什么 肾皮质、肾髓质、肾盂、输尿管、肾动脉、肾静脉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构建概念 任务三:肾单位的结构 观察肾单位和肾小球组成示意图,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肾单位由哪几部分组成? 2.肾小体、肾小管各分布在肾脏的什么部位? 3.血液在肾单位中是如何流动的? 写出血液流经肾单位的血液循环路径。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实践应用 血细胞和蛋白质太大,穿不过空隙。 观看动画展示,归纳概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并板书。 分组讨论资料4,讨论回答问题: 问题9.原尿中有哪些人体需要的物质? 问题10.推测物质在肾小管和毛细血管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逻辑推理,得到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归纳总结尿液的形成过程。 阅读资料3,讨论回答问题: 问题7.你推测血液在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8.原尿的成分和血浆相比,有什么显著不同? 追问:为什么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从肾小球出来进入肾小囊腔中? 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兴趣。检测评价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该患者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并说明原因。 小组代表发言,阐述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展示案例:一位患者在医院进行体检,尿常规检查报告显示尿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血细胞。 教师总结: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会阻止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进入原尿,若尿液中出现大量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使其滤过功能出现异常。 通过分析实际生活案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尿形成和排出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板书设计课后作业 应用与评价,目标与检测教学反思 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大小的磁力贴代表不同分子,在黑板或者小组内进行模拟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游戏。借助兴趣活动小组预先利用回收材料如塑料瓶等制作模型,在课堂上用红色及浅黄色颜料水演示尿液形成过程,更加形象生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