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表格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表格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
授课年级: 高一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开篇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上承“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启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深入学习。教材首先从宏观的“元素”层面阐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以及细胞中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特点;接着过渡到“化合物”层面,介绍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最后,通过“探究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细胞由物质组成”的唯物主义生命观念,并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并对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有了一定认识,但对于细胞具体的物质组成尚不清晰。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道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但将其与生命系统联系起来的能力较弱。对于实验,学生有浓厚兴趣,但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变量的控制和规范操作的细节把握仍是难点。教学中需充分利用数据、图表和实验,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三、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具体目标
生命观念 1. 通过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来源和含量,认同“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建立生命物质性的观念。
2. 理解碳元素是构成细胞最基本元素的原因。
科学思维 1. 通过分析元素含量数据表和化合物含量图表,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总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特点。
2. 通过比较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异同,培养比较与辨析的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 1. 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掌握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2. 学会依据实验目的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并规范使用仪器和试剂。
社会责任 基于对细胞物质组成的理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膳食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
理解碳元素是构成细胞基本元素的内在原因。
对检测实验的原理、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细节把控和误差分析。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用于系统讲解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2) 实验探究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
(3) 比较归纳法:引导学生比较地壳与细胞、不同生物细胞之间的元素含量,归纳出统一性与差异性;比较三种有机物的检测方法。
问题导学法:通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
六、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PPT):展示元素含量表、化合物含量图、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实验演示视频:播放糖类、脂肪、蛋白质检测的规范操作视频。
(3) 实物展示:各种实验材料(苹果、花生、豆浆等)和试剂。
七、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配制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染液;准备苹果、花生种子、豆浆或鸡蛋清、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管等实验器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P16-P19内容,复习相关化学知识。
八、教学流程图
情境导入(生石花与石头)

新知探究一: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含量、特点)

新知探究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含量)

探究与实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教师讲解原理与演示 / 学生分组实验与观察)

交流讨论与误差分析

课堂小结与练习巩固

布置作业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3分钟) 1. 展示生石花和石头的图片。
2. 提问:“它们从分子角度看都由分子组成,为何生石花是生命?”
3. 引用邹承鲁院士名言,指出研究生命必须从分子层面开始,引出本章及本节课题。 1.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2. 讨论生命与非生命的本质区别可能在于分子的种类、结构和组合方式。 1. 制造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
2. 明确本章地位,引出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必要性。
(二)新知探究1: 组成细胞的元素
(15分钟) 1. 引导分析:展示“组成地壳和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2. 讲授概念:
归纳统一性(元素种类)和差异性(元素含量)。
讲解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分类、代表及记忆口诀。
介绍基本元素、主要元素、最基本元素。
3. 深化理解:展示“玉米与人细胞元素对比表”,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生物间元素的统一性与差异性。讲解鲜重与干重条件下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原因。 1. 分析数据,尝试提出如“为什么细胞和地壳元素含量差异大?”等问题。
2. 聆听讲解,记录核心概念和口诀,理解分类依据。
3. 比较表格,归纳结论,理解元素含量的相对性。 1. 培养数据分析与归纳能力。
2. 系统构建知识框架,利用口诀化解记忆难点。
3. 深化对“统一性与差异性” 这一核心观念的理解。
(三)新知探究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6分钟) 1. 引导过渡:提问“元素在细胞中如何存在?”引出化合物。
2. 讲解分类与含量:利用饼状图,讲解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
强调:鲜重最多→水;干重最多→蛋白质;最多有机物→蛋白质。
3. 建立联系:说明元素是构成化合物的基础。 1. 思考并回答: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 读图,识记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顺序。
3. 理解元素与化合物两个层次的关系。 1. 实现从“元素”到“化合物”的知识过渡。
2. 强化识图能力和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
(四)探究与实践
(30分钟) 【实验讲解与演示】
1. 分实验讲解:依次讲解糖类、蛋白质、脂肪检测的实验原理、选材要求、试剂配制与使用、步骤、预期现象。
2. 重点强调: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异同(配方、用法、条件、现象)。
脂肪检测中酒精的作用(洗去浮色)。
“三个唯一”(需加热、需显微镜、需酒精)。
3. 播放视频/演示:播放关键操作步骤视频或进行演示。
【学生实验与指导】
4. 组织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可根据时间选做1-2个)。
5. 巡视指导:纠正错误操作,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分析异常结果。 【聆听与准备】
1. 认真听讲,记录实验要点,特别是试剂的用法和关键步骤。
2. 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异同,完成对比表格。
【动手与探究】
3. 小组合作,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仔细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等实验现象。
4. 遇到问题主动询问,思考现象背后的原理。 1. 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化合物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显色反应。
2. 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 突破教学难点,通过亲手操作和教师强调,深化对实验原理和细节的理解。
(五)交流讨论
(8分钟) 1. 组织汇报:请小组代表分享实验现象和结论。
2. 引导析误:针对普遍存在的操作失误或异常现象(如颜色不正),引导学生分析可能原因(如材料选择不当、试剂加入顺序错误、加热温度不够等)。
3. 总结提升:强调科学实验的严谨性。 1. 分享实验结果,描述观察到的颜色变化。
2. 反思实验过程,讨论产生误差的原因。
3. 聆听总结,强化规范操作意识。 1. 深化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2.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误差分析能力。
(六)巩固练习
(8分钟) 1. 投影“当堂训练”选择题。
2. 引导学生作答,并重点讲解涉及元素分类、化合物含量及实验易错点的题目。 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就疑难问题提问。 及时巩固,查漏补缺,强化对核心知识和易错点的掌握。
(七)课堂小结
(3分钟) 引导学生从“元素-化合物-检测”三个层次总结本节课内容:
1. 元素:统一性与差异性、分类、含量。
2. 化合物:种类与含量。
3. 检测:三种有机物的检测原理与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回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构建知识体系,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整体认知。
(八)作业布置
(1分钟) 1. 基础作业:整理本节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
2. 拓展作业:设计一个表格,比较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在成分、用法、反应条件、现象等方面的异同。
3. 预习作业:预习下一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记录作业要求。 1. 巩固基础知识。
2. 深化对核心实验的辨析。
3. 承前启后,为学习生物大分子做准备。
十、板书设计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
(1)来源与观点:统一性(种类)、差异性(含量)
(2)分类: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3)含量特点:鲜重:O > C > H > N 干重:C > O > N > H 最基本元素: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无机物:水(最多)、无机盐 有机物:蛋白质(最多有机物)、脂质、糖类、核酸
(2)鲜重最多:水 干重最多:蛋白质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承上启下,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
成功之处: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验探究,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对比讲解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有助于学生突破易混点。
待改进之处:实验环节时间紧张,部分小组可能无法完成全部三个实验;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深度可能存在差异;元素分类和含量记忆量较大,部分学生可能感到困难。
调整思路:若时间不足,可采取分组承担不同实验任务再汇报交流的方式;课后可提供微课视频供学生回顾实验原理和操作;下节课前可通过小测验强化对元素和化合物基础知识的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