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50页。 【教学目标】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几何直观,培养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拍手游戏,回顾旧知 上课前,咋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 拍3个2下2个3下 (设计意图:课前引入拍手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的同时,借助拍手游戏中拍3个2下、2个3下的活动,为整课“倍”的学习作铺垫。)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出示情境图) 小兔子看到各种各样的萝卜,特别开心,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黑板贴出萝卜图) 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让学生比较不同萝卜的数量,从而引出“倍”的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 指名学生上台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胡萝卜有2根看成一份,红萝卜有这样同样的3份,也就是有3个2根,所以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 谁听明白了刚才这位同学的说法?请你也来说一说。(师板书)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2)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你们能不能也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到白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请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填一填。 完成后同桌交流想法。 指名上台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 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答:胡萝卜2根为一份,白萝卜圈出了这样的5份,也就是白萝卜有5个2根,所以白萝卜是胡萝卜的5倍。)(师板书) 谁听明白了他的说法,再来给大家说一说。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有没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 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改变白萝卜的根数。 如果白萝卜有6个2根,7个2根,8个2根?你有什么发现?(白萝卜的根数有几个2根,那么白萝卜就是胡萝卜的几倍。)在比较的过程中,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比较的标准没变,比较的另一个数量变了,有几个这样的标准,就是几倍) 改变胡萝卜的根数。 胡萝卜3根,红萝卜6根。现在,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说说你的想法。 与例题对比,都是6根红萝卜和胡萝卜在比较,怎么一下是3倍,一下又是2倍呢?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标准变了,虽然比较的另外一个数量没有变,但倍数也发生了变化。) (3)小结并揭示课题:当我们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要先看清楚以几个作为标准,再看看比较的另一个量中有几个这样的标准,从而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倍”。 (4)看图判断。 请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判断对错。 (设计意图:通过改变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探究倍数发生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认识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用其中一个量作为标准,另一个量包含了几个这个量就是它的几倍,感受比的“标准”的重要性。)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先圈一圈,再填数。(练习纸第1题) 粉花:12朵(图) 黄花:3朵(图) 粉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倍。 (1)学生动手圈一圈,再填空。 (2)请生上台汇报。全班汇报交流(明确是哪两个量比较,为什么要3朵3朵地圈?把谁当作标准?粉花的数量里面包含了几个黄花的数量?) “做一做”第1题 (1)组织学生观察圆片。 (2)学生独立思考,记录自己比较的结果,然后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3)你还发现了其他的倍数关系吗? “做一做”第2题 学生审题,提问: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可以拿学具摆一摆,再填空。 组织学生汇报。 4、画一画: 第二行的个数比第一行多3个。 第三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联系生活,拓展提升 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概念。 爸爸的年龄是我的年龄的4倍。书包的价钱是文具盒的6倍。图书室里故事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7倍。…… (设计意图:在认识了倍之后,让学生从倍数的角度去发现生活中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第53页练习十一,第1、2题。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