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理解条形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几。 【教学过程】 反馈器进行签到 课前激趣: 师:孩子们,喜欢看电视吗? 【预设】喜欢。 师:陈老师也喜欢,现在想和你们一起玩个关于电视节目的抢答游戏有兴趣吗? 【预设】有。 师:好,我们来看第一个视频。(课件展示3个视频) 【预设】学生用反馈器抢答并回答。 师:你们回答的又快又准确,那游戏先玩到这,我们开始上课吧。 一、谈话导入 1、师:孩子们,课前老师让你们调查了班上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我把它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一起看。 师:老师是用什么记录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的? 【预设】正字记录法。 师:真会观察,用“正”字记录法收集数据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 师:那除了用“正”字记录法表示收集到的数据,你认为还能怎样表示,让我们看的更清楚? 【预设】用阿拉伯数字。 认识统计表 师:听你的,科普类的下一行填? 【预设】6。(学生说老师填) 师:6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一个正字5笔,加一笔。 师:那综艺类该填? 【预设】15,因为3乘5得15. 师:喜欢动画类和体育类的人数是多少?一起说。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人数 6 15 12 13 师:孩子们,我们用数字替换了正字,那这里的6,15,12,13表示的是? 【预设】人数。(蒙尘) 师:现在老师也想给这四类电视节目取个名字,你认为可以叫什么? 【预设】电视节目,电视。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在这里我们可以叫它节目类别。(遮罩) 节目类别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人数 6 15 12 13 师:认识到这,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问大家,请你们快速大声的回答我,好吗。 问:动画类有多少人? 综艺类比动画类多多少人? 参加本次调查的有多少人? 师:唉?为什么最后一个问题大家都迟疑了呢?你有什么想法? 师:要计算,怎么算,你说老师记。 【预设】6+15+12+13。(学生边说我边板书到黑板上)。 师:各项数据相加一共有多少,我们也可以叫它合计,老师在表格上新增一个栏目,合计。那合计究竟是多少,请同学们拿出笔来计算一下。 师:你计算的结果是? 【预设】46人。 师:大家同意吗,那这里的46人,也就是? 节目类别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合计 人数 6 15 12 13 46 师: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给它取个名字。 师:这里的“四年( )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就是这个表格的标题,什么时候制作的呢?在表格的右上角要注明制表日期。(补上日期)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叫“统计表”。(补充课题) 师:从这张表格中你们清楚的看出了什么? 【预设】各项目的多少。 师:也就是我们都是从数字看出了统计的结果。 二、认识条形统计图 1、师:孩子们认识了统计表,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形式表示数据,一起看。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数量/人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节目类别 师:从这副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预设】竖着的表示人数,横着的表示节目类别。 【预设】纵轴的数字都是相差2. 师:相差2表示什么? 【预设】一格表示有2人。 师:说的多好啊,在这里,竖着的这一列我们叫它纵轴,表示人数。那横着的这一行我们可以叫它? 【预设】横轴(节目类别)。 师:我们现在可以把统计表的内容搬到这张图中。喜欢科普类的人数有6人,我们就找到科普类的这一栏,对应纵轴的数字6,画一个直条,并标上数据6.为了看的更清晰,老师给它填充了颜色。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数量/人 15 6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节目类别 师:喜欢综艺类的人数有15人,可以怎么画?(学生说老师画) 师:一人该涂多少格呢? 【预设】涂半格。 师:刚才都是陈老师在画,你们想动手试试吗?请打开课本40页,把动画类和体育类补充完整。 【预设】学生操作。 师:拍照上传展示。 师:老师选了两位同学的作品,请大家帮助老师给这两幅作品进行评分吧。(用反馈器进行主观评分) 师:老师想采访一下,你给第一幅作品评几分?第二幅呢?为什么第一幅图的分数比较高呢,你能告诉老师理由吗? 【预设】学生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 师:那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该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想提醒同学的? 师:可见大家都是细心的孩子,那这张图统计完整了吗?还需要补充一点什么? 【预设】标题,日期。 师:所以无论是统计表还是统计图,一定要给它注明标题和制表或制图日期。 师:像这样用直条的高低表示数据的多少,我们也可以叫它条形统计图。(补充课题) 三、分析数据,阐明特点 1、师:观察这里的条形统计图,你能清楚的看出什么? 【预设】喜欢综艺类的人数最多,喜欢科普类的人数最少。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里看出来? 【预设】因为综艺类的直条最高,科普类的直条最短。 师:是啊,多简单的道理啊,我们一眼就从条形的高低判断出数量的多少。所以条形统计图表示出的数据更直观,更形象。(板书) 师:我们再看统计表,它们都能清楚的表示出什么? 【预设】统计的结果。(板书) 师:是的,但是哪一副图能更直观、形象的看出项目数量的多少? 【预设】条形统计图。(板书标号) 四、巩固知识 1、师:统计的知识无处不在,不仅能帮我们解决数学上的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师:最近组织社团的老师就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想从以下这四个社团中选择一个人气最高的社团,该选择哪一个社团呢? 【预设】乒乓球、跳长绳、象棋、踢毽子。 师:孩子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老师做选择呢? 【预设】投票。 师:你想怎么投票? 师:好的,那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一个快速投票的新方法,想见识一下吗?不急,我们先看段视频。 师:现在请你们拿出反馈器,给你们最喜欢的社团项目投票吧。 【预设】学生反馈出结果。 师:感谢孩子们,给我们组织社团老师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师:现在请你们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完成学习单中的表一。 ------班同学最喜欢的社团活动统计表 年 月 社团类别 乒乓球 跳长绳 象棋 踢毽子 合计 人数 【预设】学生填表。 师:请一个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填表结果。(反馈器抽选) 师:孩子们填表时该注意什么? 【预设】标题和制表日期有没有写。 2、师:根据我们完成的统计表,再试着制作一副条形统计图。请你们拿出彩笔试着涂一涂。 师:展示同学制作的统计图。(拍照) 师:根据统计,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口答。 师:如果你是组织社团的老师,根据统计的结果,你觉得我们学校成立哪个社团最合适? 五、总结 师: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 六、课外延伸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根据不同的需要会制作成不同的统计表或统计图,想见识一下吗? 师:那我们可以从哪里查找这些资料呢? 【预设】网上。 师:那就跟着陈老师一起搜索看看吧。 师:你喜欢哪样的?原来还有这样的。你呢?还有这样的。 七、总结 师:孩子们,统计表和统计图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希望你们运用你们的智慧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 课后作业: 请孩子们回去通过网上搜索调查我们宁德9月份,晴天,雨天,阴天,多云的天气各有多少天,并绘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